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认为民族学材料对于我们研究艺术起源具有参考价值,但它只能作为类比材料而不能作为实证材料。因为现代原始部族和作为文明人祖先的原始初民,不论是在思维方式、智力程度上,还是在文化选择、发展过程方面都有明显的、甚至可能是本质性的差别,两者不论在艺术还是文化方面都是根本不同的。因此,用现代原始部族文化去推测现代文明人的原始文化,用现代原始部族艺术去推测现代文明人的原始艺术,缺乏充分的逻辑根据。  相似文献   
22.
就文本而言,所谓懂,即理解和明白,理解作者的表达,明白作品的内容,特别是作品的思想意义。懂的理论基础是理性,实践形态则是传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而所谓反懂,即不能理解和明白。反懂的理论基础是反理性或非理性,实践形态则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作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中的反懂写作最典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随意写作,具有反理性或者非理性、无中心无主题、片断、残缺、拼贴等特征;其次是思想内容上的空洞,表现为叙事圈套和语言游戏等现象,语言只是表述而没有内容,故事只是形式而构不成情节,我们无法从作品所讲述的故事中、从作者的语言表达中看到作者或者作品的思想、观念以及情感等,故事形式和语言形式本身成了小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
鲁迅在文学翻译方面卓有成就,对于鲁迅的思想和创作具有重大的影响,但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却非常不够。其原因与鲁迅的翻译著作出版状况有关;与我们对“翻译”的成见和误解有关;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模式以及相应的缺陷有关。针对鲁迅的文学翻译,要注意历史层面的研究;研究一定要有辐射性;要重视对鲁迅翻译作品的翻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4.
近80年鲁迅文学翻译研究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玉 《社会科学研究》2007,9(3):181-186
鲁迅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学创作、学术研究、文学翻译,但对鲁迅的文学翻译,学术界却研究得非常少,也不重视。大致说来,迄今鲁迅的文学翻译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鲁迅与外国文学的关系;鲁迅的翻译理论;鲁迅的翻译实践。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回顾和总结近80年的鲁迅文学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25.
“唱反调”的批评即西方文学批评中的“求疵的批评”,它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传统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仅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批评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且流派、社团之间的相互批评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大的方面,保守主义、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相互之间存在着争论和批评,小的方面,保守主义、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内部又有分歧和争论。所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流派众多,社团林立,文学理念、风格各异,因而批评和论战比比皆是。这些批评和论战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建设与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当代中国的文学批评则完全相反。文学批评对很多文学批评者来说,不是出于对文学的责任,不是出于对于文学本身的热爱,不是出于追求真理的信念,而是谋生的手段。既然文学批评是“谋生的手段”,那么,最大限度地利用文学批评这种职业来谋取利益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从这种人际关系和物质利益出发,“作揖主义”、“好好主义”便成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普遍现象。其结果是,既害了文学创作,也害了文学批评本身。  相似文献   
26.
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家作品中心论"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玉 《人文杂志》2003,(2):89-94
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念、引入的西方"文学"和"文学史"概念作为话语方式的权力、中国自本世纪初以来文学史的本土建构积淀等从深层上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家作品中心论"模式的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现象是异常复杂的,除了作家作品以外,文学期刊、文学社团流派、文学沙龙、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制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学事实,作为文学史,如果这些现象和因素被略而不记,显然是有弊端和缺陷的,也缺乏历史应有的过程性.文学史在模式上不具备形而上学的统一性,它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27.
在语言作为思想本体的层面上,现代白话与古代白话有质的区别。"五四"白话文学运动的发起者们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现代白话的现代思想性质,他们关于提倡白话和废除文言的理由并不具有根本性,他们是在语言工具的意义上发动新文学运动的,但却意外地导致了思想革命。"五四"白话文学运动从根本上不同于晚清白话文运动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众语文运动。  相似文献   
28.
高玉 (以下简称高 )曹老师 ,今天我准备就一些与学术有关的比较宏观的问题向您请教。比如学术的现实意义、学术的终极价值、当代学术与当代文化建设、大国文化地位、中国文化现代化等 ,在一般人看来 ,这些问题也许超出了我们的专业范围。但我认为 ,对于学术研究来说 ,这些问题其实是不能回避也没法回避的 ,否则学术的意义就值得怀疑。曹顺庆 (以下简称曹 )我同意你的看法 ,这些问题并没有超出我们的学术专业范围 ,比较文学也好 ,比较诗学也好 ,文学理论也好 ,作为学术它们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些追问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比较文学 ,为什么要研究比…  相似文献   
29.
高玉 《学术界》2006,(1):98-104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学院批评主要存在着五大问题:教条主义;泛文学批评;职业实用主义;体制病;敬业精神的匮乏。当代学院批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为什么会陷入困境?经济和时代当然是原因之一,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学者自身,还在于学院批评内部。我们应该提倡学院批评的历史感、神圣感和学术使命感。  相似文献   
30.
高玉  梅新林 《学习与探索》2004,1(6):136-140
中国近代文学是一种过渡性的文学类型,它具有自己的本位性,表现为变动不居、价值多元、内在的紧张与冲突、探索与创造等特征。近代翻译文学是中国近代的本位性文学。确立中国近代文学的本位观对中国文学通史具有关键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