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读古书,不仅仅只是历史教育、知识教育,也是道德品质修养教育、学术基本功训练,更是语言教育."五四"那一代知识分子都是读古书长大的.与当代人读书相比,现代人的读书有三个明显的不同:读书早;重背诵;韵文优先.  相似文献   
82.
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玉 《河北学刊》2001,21(3):37-41
从思想层面上说 ,现代汉语是具有现代思想的语言体系。现代汉语在现代白话和现代思想两大原则上确立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原则并确立了其基本类型。现代汉语是构成中国现代文学的深层基础 ,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品格可以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得到深刻的阐释  相似文献   
83.
84.
85.
现代语言研究明显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语言本质观以及相应的研究趋向和路径,而缺乏整合。相对于传统语言本质论,现代语言哲学可以说发现了语言的另一面,但语言哲学肯定语言思想本体性时,完全否认传统的语言工具性,并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这又失之片面。检讨当今的语言问题研究,不论是语言学、语言哲学还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它们对语言的研究都存在着片面性,片面的根源在于语言本质观的偏执。我们需要对两种语言本质观进行新的理论整合以弥合语言哲学和语言学之间的裂隙。  相似文献   
86.
高玉 《唐都学刊》2002,18(3):86-91
从根源意义上 ,劳动说以劳动为艺术起源的根源 ,是极为人文性质的 ,并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在人的劳动之前 ,是否就完全没有艺术或萌芽中的艺术 ,不能肯定。节奏问题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对劳动说具有证据价值 ,令人怀疑。关于原始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传统观点不一定能成立  相似文献   
87.
文学流派的文学史意义,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执守·反拨·超越———七月派史论》对七月派的发生过程、理论基础、作为流派的风格特征以及流派在文学创作上的总体贡献和突出成就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对于我们反思文学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8.
泰勒的“万物有灵论”和弗雷泽的巫术理论是艺术起源“宗教说”的理论基础 ,但它并不绝对可靠。宗教是艺术起源的一个原因 ,但不是惟一的原因。宗教活动之前可能存在其它人类文化活动。可能恰恰是艺术先于宗教而不是宗教先于艺术。艺术起源“宗教说”有其不能被轻而易举推翻的实证根据和理论根据 ,但该观点也有它难以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89.
普列汉诺夫并没有提出艺术起源劳动说,他只是强调劳动对艺术的作用特别是对原始艺术的作用。他的具体结论是“劳动先于游戏”、“劳动目的先于审美目的”、“劳动先于艺术”。普列汉诺夫的“劳动”概念非常宽泛。长期以来,我们对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说”有很多误解,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检讨并初步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90.
略读课文具有半独立阅读的性质,安排此类课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略读课文不但性质和定位不同于精读课文,每篇课文教学时间也只有后者的一半,据此,略读课文的教学应采用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