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1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十一五"时期中国区域政策的调整方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十五”期间中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十一五”规划时期,中国区域政策应采取“4+2”的战略,即按照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大区域的地域框架统筹安排和部署全国的经济布局;在此基础上,按照主体功能区和关键问题区两种类型区,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由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对“十五”中央区域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2000年10月11日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促…  相似文献   
22.
中国乡村工业化的代价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乡村工业化的代价与前景魏后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式的乡村工业化道路从空间经济的角度看,工业化一般可分为集中的城镇工业化和分散的乡村工业化两种类型。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多走的是集中的城镇工业道路。农村地区逐步转移出来的大量...  相似文献   
23.
魏后凯 《决策》2006,(10):38-39
对于当前东北经济出现的增长和水平“双塌陷”现象,绝不能看成是国家实旋东北振兴战略的结果。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双塌陷”现象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长期相对衰退累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
自1999年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内外学术界掀起了一股探讨西部的热潮,各 种有关西部开发的书籍和文章不断涌现。在这种背景下,最近中国经济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中 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邹东涛教授的《什么粘住了西部腾飞的翅膀——邹东涛西 部开发文集》  相似文献   
25.
2011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高达51.27%,首次越过了50%的拐点,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中国的城市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传统的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外延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生态约束日渐强化;城市经济发展后续动力不足;城市规划建设缺乏特色;城市管理矛盾丛生;城市公共服务相对滞后;交通拥堵问题越演越烈;城市居民亚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社会分化逐渐显现;各种城市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6.
在以工补农和以城带乡的背景下,解决统筹城乡发展问题,推进小城镇发展是个时代命题,通过"自上而下"(即以中心城市的产业和技术扩散)和"自下而上"(及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个渠道,发挥"拉"与"推"的两个作用力,快速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进程是小城镇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重视户籍改革,优化产业配置,加强城乡管理,制定区域规划成为当前乃至以后一个时期发展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7.
在现行分级核算体制下,中国各地区加总的GRP增长率要远高于全国GDP增长率,1992-2007年间二者相差1.9个百分点.造成这种较大差异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全国GDP总量有些"低估",现行统计制度尚不健全,跨地区要素流动造成的重复计算,以及地区统计存在"掺水"现象,等等.这种差异已经造成了中央与地方规划目标的冲突,并影响国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8.
东北振兴政策的效果评价及调整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振兴政策的实施使得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加快,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有些政策尚待细化、国企改革和对外开放推进缓慢等问题。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支持东北地区振兴的重点领域应是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国家战略性产业基地建设、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步伐四个方面。应坚持完善国家支持政策、调整各项政策之间协调的调整方向,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化创新,不断完善市场机制、经营机制、援助机制、补偿机制和合作机制,逐步形成一个推动东北振兴的政策保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9.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中国城市贫困治理取得了较大进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求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综合性、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同时,参与式规划逐步得到重视。未来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将更加复杂,并呈现出长期化趋势。为有效应对日益严重的城市贫困状况,应在继续完善现有相关反贫困措施的基础上,认真吸取农村参与式扶贫的经验,重视参与式规划的作用,走参与式反贫困的道路。  相似文献   
30.
在国家协调发展战略的支持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日益缩小.但当前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严峻,体现在经济、社会、环境甚至交叉等诸多领域.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复杂,对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中国管理科学应继续围绕区域社会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的复杂关联、区域协调发展的治理与冲突解决机制、产业-要素-信息空间布局的发展规律、区域基础公共资源和服务的配置与协同优化、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机理及其路径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科学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