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7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55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376篇
社会学   144篇
统计学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问题的提出市场经济体制是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对立物出现的。历史实践为其出现准备了可能性、赋予了必然性;人的智慧和勇气通过自觉选择使之由可能变为现实。历史的必然性和社会主体(最早通过它的杰出人物)的自觉选择直接地表明:人们对它的价值期待是积极的和殷切的;它能够创造出其对立物所不能创造的巨大价值。可以肯定地说,它基本上或正在满足人们的价值期待———创造巨大的物质价值(或曰物质的好)。但是,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我们又极其不情愿地、非选择地面对着大量道德的恶,市场经济在带给我们巨大的物质的好的同…  相似文献   
52.
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集约化水平的统计评价陈述云一、问题的提出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高投入、低效益的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即追求数量、重速度、轻效益,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这种...  相似文献   
53.
当前,人民币汇率变化问题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它对我国经济影响举足轻重。一个相对稳定的汇率水平和汇率政策,将关系我国经济能否实现长远平衡发展。本文试图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小幅升值的背景下,分析汇率变动对我国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期的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对策,从而把握更适合国内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汇率制度的变动方向。  相似文献   
54.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  相似文献   
55.
论基于KPI的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模式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云萍 《职业》2014,(18):47-48
学生考核评价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大问题,不能真实地反应学生的学习过程,不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更不能适应工学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因此,要在相关理论及政策依据指导下,对职业学校的学业评价模式进行改革。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系必须谨遵就业导向原则,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相似文献   
56.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亲杀鸡剖鱼,很有些善良,但对家里所有的来客都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  相似文献   
57.
中国的粮食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1994年秋,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其《谁来养活中国》一文中对中国未来的粮食形势作了灾难性的预测,断言“中国在2030年将出现2.6亿吨的粮食缺口,人均消费量从现在的300公斤升到400公斤,总消费量将达到6.41亿吨,进口赤字将达到3.78亿吨,届时将没有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能够增加出口来解决中国未来粮食缺口,中国巨大的粮食赤字不仅会导致其经济奇迹的结束,而且会引起世界粮价的高涨,从而危及非洲和西、南亚等缺粮  相似文献   
58.
时值90年代,迈向21世纪之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见诸报端的一些“文革笑话”的边角料,因为已成过去,便一笑了之。但当编辑在一大堆来稿中发现这篇读来并不陌生、也非深奥的文章,仍从如今已不多见的挥洒铺陈手写稿的字里行间读出几分感慨。记得一年多前,本刊曾刊登过一篇有关人才负效应的理论文章,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对人才的侵蚀,损耗实在是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59.
应用伦理之用体现为体与用、该与用、运与用以及效与用四重关系,它们分别涉及本体奠基、价值原则、应用对象以及效果评估四个应用伦理的基础问题。应用伦理具有跨学科性,其本体奠基需以伦理关联的视野将诸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纳入考虑。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既为应用伦理的价值原则提供根本依据,也构成价值原则的约束条件,公正原则与利益原则能够满足聚合共识的要求。应用伦理并非简单将伦理原则加之于现实问题,而是需要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实践智慧,遵循反思平衡的方法。应用伦理应着眼于公共利益,从整体的视角开展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60.
对异域异质文明的评价与取舍,是找国近代以来许多哲人和政治家思考并践履的基本主题之~,总体上看,近代以来的传统主流文化开放观经历着从体用分离、分割取舍到体用合一、非中即西的个调逻辑演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基于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深刻领悟以及对异域异质文化的世界性体验,邓小平同志以历史唯物论者的博大胸襟,对近代以来的传统火化开放观进行了体用统一的创造性转换,以之为基础的新文化开放观,成为邓小平理论不可或缺的演要组成部分。作用分离是明末至现代初中国传统文化开放观的主流。虽然在中。学西学何体孰用问题上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