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刘方玲 《南都学坛》2005,25(4):102-105
儒家思想代表了小农社会生存权利的现实秩序需求。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要求儒家与现实政治结合,儒家的政治理想要付诸实现,必须依赖一定的政治权威。儒家理想的实现并不以否定业已存在的君主的统治为前提,相反,儒家认为君主政治怀有维护民众生存与安宁的实质性目的。但是当儒学不断论证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时,它也因过分服务于现实政治而成为政治的附庸,同时也因为君主政治秩序的不稳定而引发了对儒学的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2.
武德年间的储位之争中 ,不仅李世民建立有一定规模的文学馆 ,而且李建成、李元吉也建有文学馆 ;贞观后期李承乾和李泰的储位之争中 ,李泰由于太宗的宠爱而设立的文学馆 ,成为他扩大声誉、储备夺嫡力量的载体。唐初文学馆的建立 ,使太子诸王之间的竞争由政治扩展到文化层面。随着唐中期太子诸王权力的削弱 ,王府文学馆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