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看,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原因在于:各级党委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对于企业主和党员职工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从而导致这两大群体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持冷淡态度。因此,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建议对企业主加强目标激励,对党员职工加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同时应建立良好的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2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理性主义哲学在西方的统治地位被动摇了,非理性主义哲学逐渐侵入了其他人文领域。这种情况在艺术创造中首先表现于绘画领域。以画家塞尚、梵高、高更为代表的后期印象派,主张艺术不是模仿现实、再现现实,而是表现主观、创造形式。这些现代派抽象艺术家还提出,以往美学家那种在再现现实中达到主客统一的艺术观不再适用了。新的艺术实践需要新的理论,这种理论需要说明为什么艺术创造是主观对于客观的征服,艺术真实不是替代性的模仿结构,而是具有强烈表现性和独立性的实体,艺术形象为什  相似文献   
23.
十七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学术思想,人们对它向来很少争议,然而笔者对关于他的哲学本体论和美学本体论的流行见解却存有重大疑问。这里冒昧地写出自己不成熟的意见,供学术界讨论时参考。 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普遍认为,斯宾诺莎是杰出的唯物主义者。其理由之一:斯宾诺莎所说的实体、神即是自然,自然即是物质自然界。其理由之二:斯宾诺莎认为思维只是实体的属性而不是独立的实体,这正如唯物主义者把思维说成是物质的属性而不是独立的存在一样,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由此,人们认为斯宾诺莎在本体论与认识论上都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本体论上,他认为物质自然界是世界的本质;在认识论  相似文献   
24.
普罗提诺是古代最后一位有影响的美学家。作为新柏拉图主义的重要代表,他结束了古代的理性主义美学,开启了中世纪的神秘主义美学。普罗提诺(204—270)认为个人的肉体生存是无关紧要的,因此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很少提到自己的生平事迹,他只提到自己生于埃及。他的鲜为人知的生平是他的学生波菲利为后人  相似文献   
25.
问题是已知与未知的统一,已知科学知识是未揭之谜转化为科学问题的中介。内部问题的解决导致知识缓慢的量的增长,外部问题的解决将使知识的发展发生迅速的质的飞跃。科学问题按指数增长势必带来科学知识按指数增长的结果。提出科学问题即科研选题要遵循需要性、合理性、新颖性和可能性的原则,都离不开一定的“知”。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是溶合知、情、意于一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26.
M·C·比尔兹利和雷蒙·巴耶说过,法国当代著名美学家米盖尔·杜夫海纳的理论,是依据胡塞尔、梅洛—庞蒂和让—保尔·萨特的现象学作出的。情形确实如此。作为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反对对美的心理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了解,从审美对象的层次上论证了美的客观性和内在性。这里所谓审美对象,是指艺术作品,特别是被人们所一致接受的艺术作品。在杜夫海纳看来,“直接来自艺术作品的审美经验肯定是最为纯洁的,也许事实上是头等重要的;换句话说,自然的审美化会提出既是心理学的又是宇宙论的、有超出审美经验现  相似文献   
27.
伽达默尔对艺术本体论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伽达默尔告诉人们,他之所以从艺术经验开始展开其哲学解释学的体系,一方面是出于行文上的考虑。即是说,艺术经验比其他理解方式更亲近于解释学的特征,或者说解释学尤其适合于美学。“任何一个经验着一部艺术作品的人无疑都把这经验整个地纳入他自身之中,亦即纳入他的总体自我理解之中,对这艺术品的经验是在他这种总体自我理解之内对他意味着某些什么。我甚至可以断言,以这种方式囊括了对这艺术品的经验的理解的完成,超越了审美经验中的一切历史主义”。另一方面,则是思想资料上的考虑。在美学中,“天才说的美学已经做了重要的准备工作,它揭示出,对艺术作品的经验总是根本超越了任何主观解释的地平线,不管那是作者的地平线还是接受者的地平线。作者的精神并不足以作为衡量艺术作  相似文献   
28.
精神分析美学是本世纪初崛起的一个极其重要而又经久不衰的心理学美学派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包含着他对美、艺术和审美的一些根本问题的看法.本文只想介绍和评论他关于艺术的源泉和本质的学说.艺术的源泉:"无意识"在弗洛伊德之前,哲学、心理学基本上集中于人类意识的反思和分析.哲学意义上的意识是指人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心理学意义上的意识是指自觉的心理活动.虽说从17世纪以来,一些哲学家提出过无意识问题,特别是叔本华和尼采已对无意识进行过哲学的概括,而19世纪的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则以更为清晰的语言指出,意识不过是水面上的冰山,它的  相似文献   
29.
略论叔本华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自鲍姆加登1750年创立美学以来,尽管美学家们对“理性”一词各有各的理解,但他们都认为美是理性所把握的对象,离开了理性,人们是无以言美的。但是,早在理性主义美学凯歌猛进、成就卓著的黑格尔时代,非理性主义美学就愤而崛起,激烈地反对和批判理性在美学中的君主地位了。这杆非理性主义美学的大旗,就是黑格尔去世几十年以后才赫赫扬名的叔本华(1788——1860)首先高举起来的。  相似文献   
30.
本文认为歌德对美的看法基本倾向是唯物主义,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