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6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 ,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要注重社会主义制度创新 ,不断保持社会主义活力 ;要针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提出中国的发展战略 ;面对知识经济的大趋势 ,必须进一步加深对“科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在 2 1世纪马克思主义面临许多问题 ,其中制度创新、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三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回答的。  相似文献   
22.
<正>《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在当代中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说到底,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由一代代人才去实现的。面向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最关键的是是否有一批爱党爱国爱民、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作为一个整体,这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3.
<正>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曾指出:"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并不是说治大国易如反掌,而是指大国治理必须要有一个举重若轻的战略原则,要有一个明晰的工作思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动力源,就是我们的教育为各条战线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英才,没有这些人的创造性工作,我们当然就不可能有当下的佳绩。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我国深化改革的大势进一步推进,人们对教育的反思和不满也日渐增多。中国为什么培养  相似文献   
24.
<正>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的林森浩因与同宿舍同学黄洋产生琐事纠葛,竟然恶念顿起,从实验室偷来剧毒化学品,给这位朝夕相处的同学下了毒招,更令人发指的是,当黄洋由于中毒被送到急救室救护时,明明知道情况的林森浩竟然淡定出入,仿佛什么事没有发生一样,致使他的同窗失去了最后救助的机会。事情被曝光后,林森浩以一时糊涂为由表示抱歉,媒体也纷纷指责林森浩失去了做人的底线。甚至在一些网络微信中,感谢当年同宿舍不杀之恩,成为流行一时的段子被广为传送。西安音乐学院大学生药家鑫,因开车撞人后致人受伤,他下车后不仅不紧急施救,竟然丧心病狂  相似文献   
25.
<正>年近八旬的北京大学生命学院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主任潘文石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从印尼来到北京大学学习并任教,这位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海内外称为"熊猫爸爸"的著名学者,有近60年的时光是在荒无人烟的野外度过的。他为了观察和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在秦岭大山峡谷一蹲就是17年。有一次,为了观测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他带领学生们翻山越岭,在悬崖峭壁间艰  相似文献   
26.
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是由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决定的,也是由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决定的。当代中国只有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才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7.
邓小平关于社会公平的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共同富裕构成了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要求,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所决定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构成了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基础。效率和公平的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基本特点。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
公平原则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随着国内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力度的加大,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导致了许多社会冲突和不和谐。公平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要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构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公平原则。当前,要深入研究契约的本质特征和时代价值,通过建构契约文明来实现社会公平,并通过建立公平竞争的规范来激发社会活力。  相似文献   
29.
新疆跨越式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更是维护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保证。该文根据国家和新疆发展的实际,提出区域公平的概念,并从区域公平这一新的视角和路径出发研究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在明确区域公平助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意义的基础上,从区域公平的视角深入分析新疆跨越式发展面临的障碍和挑战,并进而从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引导、市场与区域协作体系的构建等多层面,提出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
夏文斌  程倩 《江淮论坛》2022,(3):5-10+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提出,揭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社会交往和发展的正确路径,体现着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新贡献。如何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研究和领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功能、价值和实践路径,特别是从实践哲学、以人民为中心、矛盾学说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出发,深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体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对于我们全面系统地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价值底蕴和路径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觉意识,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