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时,其法律顾问、美国学者古德诺写了一篇名噪一时的备忘录———《共和与君主论》。因文中有"然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之语,遂被筹安会杨度等人借为己用,作为鼓吹君主立宪的主要依据,古氏因此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骂名。对于这一问题,当时就曾引起众多评论,各家褒贬不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对这一问题开始进行学术研究并展开了广泛讨论。在此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加深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同时提出几点新看法,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虽然立法上未明确规定容忍义务,但已有运用容忍义务规则处理不可量物排放纠纷的司法判决。传统大陆法系国家多有在其民法典相邻关系部分明确规定容忍义务的条文,这为我国一些民法典草案学者建议稿所借鉴。司法上,判断容忍义务限度的根本标准是"妨害轻微",判断妨害轻微的最重要的客观标准是"公法上的排放标准或要求"。在某些情况下,容忍限度的标准可能会被其他因素如排放行为的社会效用等所修正。  相似文献   
13.
各国民法典对民法的调整对象的规定方式并不一致。我国应在将来的民法典中对民法的调整对象作出一般性规定,这是立法技术发展的表现,也是对我国长期以来民事立法实践经验的肯定。我国《民法通则》与《民法草案》关于民法调整对象的一般性规定,在语法及规定方式上均值得质疑。在将来的《民法典》中,应摒弃语法错误,对民法的调整对象应抽象为"民事关系"术语。为保持民法调整对象的开放性,应对其作概括式规定,而非列举式规定。同时,应在关于民法调整对象的一般条款中对民事主体也作出一般性规定,对其规定方式,也宜采概括式而非列举式。  相似文献   
14.
李云波 《社会工作》2011,(15):47-49
提起汶川大地震,很多人会记起那个永远停留在14点28分的钟楼,它见证了那个地动山摇、山河破碎的瞬间。当时,这座钟楼所在的绵竹市汉旺镇到处是断壁残垣,一片狼藉,整个小镇被完全摧毁。如今,在全国人民的援助和支持下,一个全新的汉旺建立了起来,原来住在临时安置板房的数万民众搬进了新家,小镇展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15.
提起汶川大地震,很多人会记起那个永远停留在14点28分的钟楼,它见证了那个地动山摇、山河破碎的瞬间。当时,这座钟楼所在的绵竹市汉旺镇到处是断壁残垣,一片狼藉,整个小镇被完全摧毁。如今,在全国人民的援助和支持下,一个全新的汉旺建立了起来,原来住在临时安置板房的数万民众搬进了新家,小镇展现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