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27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28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39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354篇
社会学   70篇
统计学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本文对烟台市职业院校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的68名考生口试中的交际策略使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利用SPSS11.0分析统计数据,结果显示高职生交际策略使用意识不强,与口试成绩的显著性相关不大,其他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有提高交际策略使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2.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23.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批判哲学中提出并阐释了知性范畴理论,而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狄尔泰则在其人文科学中提出和讨论了生命范畴理论。本文从两类范畴的提出背景、产生渊源、性质特点和适用范围等方面作了一种比较性分析,这不仅一个侧面展示了康德哲学对狄尔泰的深刻影响,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命范畴理论对于狄尔泰哲学理论构架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4.
本文从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入手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25.
找一个打气筒,用废布紧紧缠在皮管上,其厚度为刚好能塞入下水管道口,然后用力压入管口,用水打湿以防透气。开始打气后,随着管内空气压力的不断增大,管内堵塞物开始移动。继之,可以听到“咕咚、咕咚”的声音。当你感到打气不费力  相似文献   
126.
好的社会不可能保证每一个人都能避免危险,但是它可以让大多数人避免危险。李丽云之死是不断被社会抛弃的结果,医院的"抛弃"只是最后一环。  相似文献   
127.
基于行为生态学的产业集群拥挤效应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除了具有众多经济优势外也具有潜在的风险,拥挤效应就是其中之一.从行为生态学的视角看,以生物社群关联度指数模型为基础,分别引入集群内部关系及集群间际关系,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探讨集群最优规模,并以此来克服集群的拥挤效应.这对资源禀赋不同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8.
吴淞江在江苏省东南和上海市西北部。发源于太湖瓜泾口,东经江苏吴江县、吴县、昆山市、上海青浦县和嘉定、闵行、普陀、长宁、静安、闸北、虹口、黄浦八区,在黄浦公园北汇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是黄浦江最大支流。古名松江,与娄江、东江合称三江,因发源笠泽(太湖),且附近是生长松树山陵,还流经吴县,故又名笠泽江。松陵江、吴江、吴松江、吴淞江或淞江。在1843年西侨来沪后,知此河可通苏州,始称苏州河,以致本名不彰。 一、流速慢,泥沙淤积, 江面缩窄,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129.
论“动补(V-R)结构”──兼及“S+V-R+O”句式李敏一、引言§1问题的提出对于“动补”结构语法学界已作了不少研究,但仍在着一些分歧,如对“动”与“补”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就不一致,即“动补”结构是以“动”为“正”,还是以“补”为“正”。一般语法论著...  相似文献   
130.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在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的商品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因此、全面提高我国八亿农民的素质,以适应这一巨大变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一、提高农民素质在我国四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人的素质一般有两重含义:一是生理意义上的;它包括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