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高校舆论生态治理在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校舆论工作新格局等方面彰显出重要价值。目前高校舆论生态治理工作存在诸多现实困境,体现为舆论变化性特点加剧了治理难度、舆论生态治理过程缺乏沟通互动、舆论生态治理体系组织结构碎片、舆论生态治理资源共享机制不足。针对此,文章围绕精准研判,夯实舆论生态治理基础;师生协同,强化舆论生态治理参与;组织协调,提高舆论生态治理效果;加强沟通,畅通舆论治理对外渠道四个方面,提出高校舆论生态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2.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工具嵌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教育者更加高效、系统地认识教育客体,使教育内容更加契合个性化、隐性化的目标,让教育方法更加注重过程性、具备前瞻性。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做“人”的工作,过度倚重人工智能可能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原则、求实原则和示范原则,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主流价值传播、学生实事求是精神培养以及师生间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基于此,为适应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变革,促进二者深度融合发展,需要提升人机协同能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流价值引导;强化“把关人”角色,构建文明、规范的数字世界;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不仅要教育人更要培养人。  相似文献   
23.
如果说传统的哲学教育是一种以“发现自我”为目标、容易导致“自我中心”式的教育,自然科学教育是一种以“科学的经验”为基础、无视人的“活生生的经验”、极易走向“他者”专权的教育,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一种指向“自我”与“他者”的融合、人与世界的和洽的“对话教育”.作为“对话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成为可能,就在于其可以在政治素养方面提升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在道德素质方面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在人格品质方面塑造大学生的平等人格意识;而作为“对话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要求,就是在教育主体的设置上以“我你关系”取代“我它关系”、在教育方法上以“交互关系”取代“主从关系”、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以“直接关系”取代“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4.
人与自身的疏远、人与世界的疏远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阿伦特敏锐地认识到这种危机的根源在于科学技术的一统天下和人类自我的封闭。由此,阿伦特指出:思想不仅仅是专家的事,它需要公共空间,需要大众的审视与检阅,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支撑;而走出孤独自我、走向公共领域,则成为解决道德危机,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世界视域交融的人类之公道。  相似文献   
2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建设指向和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核心内涵方面,强调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系统观、生态法治观、世界共赢观,有利于走出中心主义思维的局限,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在建设指向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既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美丽城市,也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有利于超越城镇化的单一思维,实现美丽城市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机统一;在实现路径上,强调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构建绿色生态制度体系,有利于走出唯生产力的误区,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6.
一 从一定意义上说,同为人际关系的协调处理活动,人类的政治活动乃是伦理活动的进一步放大形式.如果说后者仅将协调处理活动局限于我周围的我他领域,那么前者则将该协调处理活动放大到整个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27.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诚信”二字都是极为沉甸甸的一个词。诚信,既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西方谚语“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中国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警示,诗人李白“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的诗句,无一不是对诚信的提撕与尊崇。尽管中西诚信观在基本要求和所起的作用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二者之间仍然有许多差异,了解并关注这些差异,对今天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8.
一种和谐文化.不应是一种话语的独白,而应是不同话语的对话.迥异于西方传统文化"自然向人的生成"之独白思维,中国传统文化恰恰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相互文饰而包含着丰富的对话思想.具体来说,中国古代"文化"概念源于对身体的文饰,这种文饰意味着对话,而由身体出发的天人合一思想和儒道阴阳互补思想则是对对话意蕴的最佳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意蕴为我们构建和谐文化、促进人类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9.
习近平乡村振兴重要论述,是我们党推进“三农”工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就生成逻辑而论,这一论述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乡村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地区工作的乡村建设实践延续和升华;就丰富内涵而言,深刻回答了乡村振兴的目标定位问题、城乡融合发展问题,以及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乡村振兴的方法、乡村振兴的价值和乡村治理的方向等问题;从理论贡献来看,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发展。习近平乡村振兴重要论述有助于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有助于促进“三农”现代化发展,有助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同时也为破解全球乡村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30.
燕连福 《理论界》2004,1(6):322-323
尽管中庸思想作为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哲学范畴,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人们对其评价却是褒贬各异。毛泽东对中庸思想的两种评价,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指出了其积极因素,从历史的观点出发指明了其消极实质,从而从方法论角度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中庸思想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的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