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74篇
民族学   103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240篇
丛书文集   240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3209篇
综合类   810篇
社会学   953篇
统计学   14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220篇
  1991年   277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210篇
  1988年   199篇
  1987年   216篇
  1986年   233篇
  1985年   261篇
  1984年   261篇
  1983年   254篇
  1982年   310篇
  1981年   338篇
  1980年   213篇
  1979年   43篇
  1978年   17篇
  1974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8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经济转向优先集约发展的轨道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必要性,向政治经济学家提出一项任务,即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这些过程的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有关完善经济机制的实际方案。尤其在方法论方面,我们认为,极为重要的是必须揭示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实质与特征对生产效率的标准和指标的制约性质。这里是否需要区别绝对规律和规律-趋势,假如说需要,那么如何区别?这一问题的解决则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指出,经济规  相似文献   
12.
文章剖析了英美物权法上“使用权”的概念 ,并解释了财产权就像“权利集束”这个常用比喻 ,并对美国普通法上财产法中的有关相邻方之间土地纠纷的法规进行了比较分析 ,其中特别比较了普通法上的私人妨害原则和中国物权法草案第 9章所规定的相邻权的概念 ,并将普通法体系中的各种私人土地使用协议和地役权与中国物权法草案第 16章的内容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一、早期的研究捷克斯洛伐克对蒙古和中国进行科学的研究始于我国伟大的爱国者V.纳甫斯特克先生(1826~1894)。他在布拉格的旧居现已改建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亚非文化博物馆。当年,捷克旅行家们从世界各地考察回国后,都喜欢到这里聚会,并带来各国珍贵的民族学文物。C.锡里尔(1843~1906)是一名才华横溢的语言学家和印度学专家,掌握包括蒙古语在内的多种外国语言,他是拜访纳甫斯特克的常客之一。他在布拉格大学和卡可夫大学任比较语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几年中,出版了许多不同种类的关于发展经济学概况的论著,但最值得一提的无疑是这两卷本的《发展经济学手册》。这两卷本的论著包括33章,它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总体回顾,世界银行在其1991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曾对这一巨著做了高度评价。《发展经济学手册》是在下述两个背景下产生的:第一,8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出现了令人困扰的经济现实问题,即尽管亚洲的许多地区实现了经济的正常增长,但非洲和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的政治、社会与文化更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序言对于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以往大多数学术研究强调的是选种考试在明清社会中所容纳的社会流动性的范围。历史学家们也毫无例外地从欧洲和美国现代化进程的透视角度,来评价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作用。他们因而成功地揭示了儒家体系在推动科学技术的专门化和训练普及方面的失败。而对一个要超越其古代制度和专制政体的多民族国家而言,科学的专门  相似文献   
16.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被誉为美国研究现代中国的奠基人,而且曾是美国在外交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倡导者。1991年9月14日,费正清因心脏病在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去世,终年84岁。作为中国研究领域的泰斗,费正清在学术上和政策上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他共撰写并编辑了20—30部著作,其中包括《美国与中国》——最早于1948年由哈佛大  相似文献   
17.
在1979—1989年十年经济改革期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变革,旨在提高国民经济劳动生产力。虽然开始时主要集中在农业方面,但政府也在努力改善非农业部门的运行。在改革之前,这些部门主要由国有企业控制,按照中央计划经营。改革中许多决策权被下放给企业,或起码下放到地方政府。例如,到1985年,大多数企业可以对产量品种、  相似文献   
18.
1984年,G. 阿尔塔博分析和探讨了都市人种学研究的三大趋势:重点研究不同国家的移民聚居现象的都市人种学;继承芝加哥学派传统,主要通过对比乡村或传统社会的群居性,研究城市中的人际关系准则的都市人种学;侧重研究城市居民想像出来的事物的都市人种学。这篇研究论文的发表先于其他持不同观点的人,如C. 佩托纳探  相似文献   
19.
东欧正在经历一个变革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三个自然阶段:破坏、清理和重建。欧洲东部正处在第一阶段。显然还必须走一段最艰难的历程,这对欧洲大陆这部分地区的变革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国家正在“路途”中,尽管这条道路的出发点是清楚的,但是今天还无法说清楚这些努力的目标及其最终结果。这些国家变化的程度、规模和特征,它们同过去的关系以及在寻求自身的同一性时的选择标准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时期,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现代概念成了一个特别尖锐的问题。因此,人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否向自己提出了制定社会主义模式,即社会主义构想的任务。依我所见,他们从来没有这样做。与空想主义者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本就没打算勾画一幅未来社会的最终蓝图。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批判了一些空想主义者,因为这些人竭力按照臆想的方案组建社会,幻想实现乌托邦社会。恩格斯在给英国社会主义者爱·皮斯的一封信中说,他和马克思对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