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8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81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599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刘辰翁的诗在宋元之交的诗坛上极有特色,往往在清新优美的自然风景的吟咏的同时,抒发深沉的家国之恨和黍离之悲,其诗风超越江西诗派和江湖诗派之外,在由宋诗向元诗过渡的诗史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近代福建侨批业状况比较特殊,形成了国营邮局试图垄断、私营批信局竞争这样的可竞争市场。1928-1949年,福建批信局与国营邮局在进入壁垒、具体业务和走私方面都存在冲突,虽然国营邮局占绝对优势,但福建批信局借助公会和海外华侨的支持,对其有相当的"规制"。因此,可竞争市场理论具有一定可行性,将它引入民间团体和消费者之中,所形成的社会力量也是"规制"垄断企业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此弥补仅从政府层面规制垄断企业的不足。  相似文献   
43.
战后日本“无赖派”主要代表作家太宰治,是一位极其典型的“私小说”作家。他将其生活经历、生命感悟、精神气质和自杀倾向投射于小说,使其笔下人物具有强烈的虚无感、恐惧感、罪恶意识和自杀意识。太宰治的小说中自杀者并不仅仅是基于神经敏感、性格软弱和简单的自我否定而自杀,他们自杀于精神危机,拒绝在虚妄与恐惧中生活,以此表达个人式反抗与最后的呼救。  相似文献   
44.
在中国的税制变迁中,不断变化的目标背后相同的变迁理念是强制和权宜.在税制演进中的强制是指哈耶克式的不可预期且个人行动受制于他人意志的强制.在这种强制下不仅对税收遵从和运行成本形成负面影响,而且从长期看,使税制优化目标无从选择的同时,更为严重的是对根本社会政治制度的恶劣影响.而由于权宜所具有的时效性,在缺乏一般规则约束的制度背景中,税制变迁很容易走向权宜.权宜性税制变迁确实能带来短期效益,但从长期看,却极大地破坏了制度的有序衍生,影响社会的长期有序性.  相似文献   
45.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整合研究框架与重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动态能力近来作为战略管理领域研究热点之一,学者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案例和大样本实证统计研究是主流研究方法,但国内有关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大多还是定性研究。鉴于此,本文对企业动态能力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和阐释,以期推动国内学者采用国际主流研究方法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研究。本文基于动态与能力界定动态能力内涵,梳理出企业动态能力概念本质;总结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四种理论研究视角,构建了企业动态能力整合理论分析框架;比较分析了企业动态能力的测量方法并架构出整合测量分析框架,对动态能力重新定位、测量与实证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介绍了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820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DS18820和AT89S52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的硬件结构及汇蝙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47.
针对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效率的争论 ,试图对其建立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从公共选择学派的“同意一致性”原则出发 ,建立逻辑上一致的判断标准 ,同时利用这一标准对石油工业三次大的制度变迁的效率进行分析 ,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 ,也对这一标准进行了实证的检验。  相似文献   
48.
针对中国2015年和2020年CO2排放强度减排目标,建立了以CO2强度减排为主要约束,综合考虑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等约束的石油需求优化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15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分别为5.28亿吨、6.04亿吨,该结果意味着,未来我国石油需求总量仍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占一次能源比重有所下降;与其他研究结果比较发现,减排约束对石油需求的增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未来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仍将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49.
文艺人民性的符号体系是文艺创作中的重要命题,但是在当前的话语体系中,这些以人民为核心的符号体系受到了时代发展与语境变迁的影响,导致在共时维度的文艺话语中存在着能指的耗尽、所指的冻结以及语境的固化三方面问题;在当前的文艺体系中,人民符号还面临着来自过去与未来的两种力量,使其面临着历时维度的困境;由于文艺人民性的缺失迷局,必然会影响文艺的艺术品质、社会功能及时代使命的发挥,希冀通过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几方面措施拯救文艺人民性的符号,促其在当前的文艺创作中绽放原初的光辉。  相似文献   
50.
孝--中华民族精神的渊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群忠 《河北学刊》2004,24(4):64-67
《孟子·告子上》云 :“耳目之官 ,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 ,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 ,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 ,则其小者弗能夺也。”人是一种能够自做主宰的动物 ,因而人需要有精神生活。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精神生活 ,没有了精神的支撑 ,就沦为行尸走肉。没有了灵性的行尸走肉 ,只能算是一种“物” ;这种“物”由于丧失了主体性 ,必将被声色利禄等外物所牵引 ,沉溺而不能自拔。现实社会中 ,许许多多的人只知追逐利益和享受 ,不断地在把自己变为一种丧失精神的“物”。寻找精神的家园 ,安顿好自己的心灵 ,是当代人特别是富裕起来的人的当务之急。一个人需要有精神的支撑 ,一个民族更需要有精神的支撑。历史的经验证明 ,没有伟大民族精神支撑的民族 ,是不可能长久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在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 ,世界上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文明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兼并日益明显。在西方文明处于强势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 ,中华文明如何振兴和发展 ,中国人在什么样的精神家园里安顿自己的心灵 ,这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共中央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号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