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444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202篇
人才学   33篇
人口学   406篇
丛书文集   436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328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394篇
社会学   1763篇
统计学   21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208篇
  1992年   242篇
  1991年   302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224篇
  1988年   222篇
  1987年   225篇
  1986年   249篇
  1985年   269篇
  1984年   272篇
  1983年   275篇
  1982年   319篇
  1981年   346篇
  1980年   230篇
  1979年   59篇
  1978年   27篇
  1974年   8篇
  1966年   8篇
  1959年   11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行政与司法之间关系的异化 ,已产生了行政与司法的“恶性”互动。本文从社会学和现代法理学的视角观察分析行政与司法互动的类型和特征 ,透过行政与司法互动的现状 ,探讨实现行政与司法互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52.
第三章 东干物质文化之三——服饰 东干移民带来了自己本民族的男式和女式服装,这些服装显而易见不同于七河地区当地居民的服装。 东干民族的所有服装分成三部分:夏装、春秋装及冬装。它的特点是简易及某些男、女服装相似性:裤子、单排扣服装、双排扣服装、节日的外衣。 东干族男子的服装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已完全过时了。但在初期,生活在七河地区的东干男人穿着满族式服装,并留有辫子。据说,当时七河地区的东干人居住得很密集,且多与外界隔离起来,因而这种服装在一个时期被保留了下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  相似文献   
53.
中国封建社会通行买卖婚姻,因此妇女只是一种物物交换的东西,家境的贫富自然就成为她们身价高低的标尺,正如白居易在《议婚》中所说的:“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在这种婚俗下,富有天下的皇帝的千金——公主应该不愁婚嫁,但事实上,唐朝公主婚姻常令皇帝揪心,  相似文献   
54.
平等与分配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言亚里士多德在其《伦理学》一书中写道:“‘公正即平等’这一人人都坚信不移的命题是完全不成立的。”不错,在希腊语中,“平等”一词与“公正”同义。然而,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老师  相似文献   
55.
R.罗蒂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1931年生于纽约,曾在普林斯顿执教20年,现在弗吉尼亚大学任教。他早年的研究旨在沟通和比较在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分析哲学和以海德格尔和德里达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欧洲哲学。  相似文献   
56.
一、现代物理学与现代世界随着现代的到来,人类关于世界及他们自身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早期的对生活几近宗教般的理解被一种世俗的认识所取代。这种理解假定自然能够被彻底地理解并最终能够得到控制。这种控制是通过(由观察、试验和理性思维所构成的)科学知识的系统发展进行的。这种思想在17118世纪占据着上风。寻找宇宙的秩序便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通向人的幸福的根本之路是发现  相似文献   
57.
中国封建半封建土地制度下的地租剥削苛重,是世界所罕见的。长期以来,人们通常是以地租率的高低,即亩地租量与亩农作物产量的比率(或地租额与地价的比率),来衡量封建地租的剥削程度,这自有一番道理,但并不准确、科学。学术界曾有以地租剥削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58.
林松韵译《斗篷之歌》序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的翻译,从一种文字到另一种文字,是繁难、艰巨而伤脑费神的,除非是对于精明熟练的航行水手——钟情于在汹涌湃澎的惊涛骇浪中驾船行驶。善于完成此项复杂工序者,难得碰见。中国的穆斯林学者叶哈雅·林松哈吉,是面临实际而敢于尝试并力求完善的、寥寥可数的学子之一,正象令人赏心悦目的能工巧匠,凭自己的指尖雕饰出奇珍异宝。早先,学者叶哈雅曾经肩负起翻译尊贵《古兰经》为中文的重任,如果不具备对于《古兰经》、《圣训》和教法等知识融汇贯通的素养,这一项庄严使命是不能完成的。因为《古兰经》的体裁别具风格,它不是诗歌,也不是散文,奇妙的文体,既不是宣礼的盟词,又不是可以类比的灵感;既非韵散的混杂揉合,亦非摹拟效尤的骈文。其章节段落的微言奥意,不是紧密连贯  相似文献   
59.
在丹麦学校,道德教育从来都不是一门与宗教教育并行或交互作用的独立学科;相对说来,二次大战后,本世纪末,特别是最后十到十五年间,这一领域才成为人们注目的中心。70年代,几个相关因素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学校开设常规德育课的必要性。这一发展中决定性的事件是其他西欧国家共同面临的。简述如下: 所谓的“青年革命”从1968年始,在进入70年代早期,其目的在于改变人们的基本态度和行为,直至人们普遍接受了:在一所学校和大学里,有关的政治法规是一件私人关心的事件这一事实。教育纯粹应该是增进知识的。现在,年轻人提倡一种新  相似文献   
60.
本文是两位作者提交1989年年底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举行的“今日马克思主义:传统与分歧”国际会议的一篇论文,后来于1990年3月进行修改补充。此文尚未发表过,但作者同意译者译介给中国读者。文章对当前国际上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发展、演变、危机和一些新学派、新趋向作了介绍和分析,提供了较多最新资料和动向,可供我国学术界研究参考。罗纳德·奇尔科特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河滨分校的教授,专长于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发展研究与拉丁美洲研究,是美国进步刊物《拉丁美洲透视》的创办人和主编,曾于1989年访问中国。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拉丁美洲:对依附性的斗争及其他》(1974),《巴西共产党:冲突与结合,1922—1972》(1982),《比较政治学理论:探索一项范例》(1981),《发展理论与不发达理论》(1984),《巴西东北部的权力与统治阶级》(1990)。他也是《依附论与马克思主义:辩论的解决》(1982),《发展理论:生产方式论还是依附论?》(1983),《拉丁美洲:对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资本主义观与社会主义观》(1986)等书的编者。爱德华·奇尔科特是美国新社会研究学院的经济学博士研究生。文章共分四个部分:一、马克思主义危机的根源,二、向马克思回归的两项运动,三、80年代的新方向,四、前景。这里译出的主要是三、四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