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25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正> 货币的职能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对此作了精辟论述。它认为,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一般等价物,承担着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这些职能都表现在经济生活中,这里姑且称之为经济职能)。我们这里所要论述的是货币在另一领域内的职能——文化职能。本文试图联系我国当前改革对货币的文化职能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2.
论不确定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丁祖豪  陈广国 《齐鲁学刊》2004,4(1):125-128
长期以来,确定性思维一直占居西方哲学的主流地位。随着现代科学的新发现和人们对现代社会的反省和反叛,特别是后现代哲学对确定性思维的解构,人们逐渐认识到,世界并非是完全确定的,不确定性是世界的另一本真面目。在现代社会,应当克服确定性思维过分强调科学的工具理性和强调知识万能等方面的片面性,肯定不确定性思维的价值。  相似文献   
23.
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反复提醒我们,民心所向是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科学地观察、分析和对待民心所向是一门大学问。本文试图对什么是民心所向,民心所向是怎样形成的,民心所向具有什么认识意义和实践意义等问题,作一初步考察和探索。1民心,亦作民意,指民众的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我国伦理学界就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不少同志提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命题,其中比较流行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观点是:共产主义道德基本  相似文献   
25.
科技风险及其社会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风险是现代社会重要的风险源之一。科技知识自身、科技开发活动、科技成果的使用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是科技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科技活动过程的社会化,科学家对科技活动的功利性追求,社会的科技化进程,是科技风险产生的基础条件。科学家的自我约束、公众监督、政府的管理和协调是对科技风险控制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26.
利益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出发点和推动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内在根据。重视利益协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出现了失衡现象,容易对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它会危及社会心理的稳定;导致矛盾激化,引发反社会行为;使我们党执政的有效性面临考验。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才能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7.
党的十五大是一次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会。大会的突出贡献就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不仅使我们党的理论宝库更加丰富,同时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成熟的标志。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必须有一个指导本国革命实践的统一的思想.这是该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我国是一个具有独特民族传统的东方大国,更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理论。但是,一个统一思想的产生、发展到指导地位的确立,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为马克思主义仅仅是行动的指南,它没有、也不可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提供…  相似文献   
28.
崇尚节俭是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节俭,认为节俭具有富国、养民、养德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的功能,并提出了限制统治阶级的生活消费、裁减冗员和减少冗费、谴责上层统治者和富人的生活奢侈现象等各种主张。在当代,节俭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促使人们自身不断完善的条件。因此,重温我国古代思想家所倡导的节俭经济伦理观仍然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9.
一 在现实实践活动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既作为人类历史的产物而存在,又作为个人本身的产物而存在,是社会历史主客体的统一,在物质生活、社会政治和精神文化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表现自己的属性.正是人们纷繁复杂的个性,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30.
<正> 商品经济在我国的兴起,带来了社会道德观念的巨大变化,这一问题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但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却易于为人所忽视,即商品经济不仅需要道德观念的变化与更新,而且需要其在变化中寻求稳定与和谐,在更新时保持协调与平衡。本文拟就此问题略述浅见,以期引起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