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24篇
管理学   8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85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376篇
社会学   40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大杂居、小聚居的中国民族分布格局决定了众多不同的民族共生于同一地理区域,形成了多民族散杂居地区宗教多元共生的存在常态.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合作市生活着藏、回、汉等民族,藏传佛教、伊斯兰教、汉传佛教、道教等多元宗教信仰共生共荣,既相互影响、又相对独立,逐步发展形成具有多民族地区宗教存在的多元共生文化复合体.研究多民族地区多元宗教和谐共生存在及发展,探究其形成、发展的基本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后现代女权主义解构主体性使主体性陷落,不利于女性的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后现代女权主义解构主体性否认男性的主体性,不利于两性关系的和谐;后现代女权主义解构主体性将女性受压迫的根源追溯为语言的构建是去本质化。参政女性主体性重建的路径则是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来武装头脑,加强对自身女性身份的认同,用实际行动赋予女性气质新的内涵,使其积极融入他人和社会,增强政治使命感,进而推进女性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3.
晚清"鸦片商战"观与近代经济民族主义的非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增合 《河北学刊》2005,25(3):105-110
经济民族主义是晚清以来民族主义充分彰显的一个领域,"鸦片商战"则是近代经济民族主义观念的重要形式.鸦片战争以后,清廷无法有效地禁绝外来鸦片.民间人士为抵制外国鸦片入侵,纷纷主张弛禁土产鸦片,扩张罂粟种植面积.这种观念不但表现在一般士大夫身上,而且清廷重臣、地方官员也不乏其意,域外人士与国内士绅声气相求,世俗报刊与教会媒介均有相关言论刊布.作为一种非理性的经济民族主义观念,"鸦片商战"给晚清社会和国家造成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  相似文献   
104.
纵观莫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说,总是在语句的链条上打破以语言的线条为基础的逻辑关系,将历时态的词汇转化成共时态的线性排列组合方式,挑战语句成分的完整性和有机性.一方面,采取纵向的隐喻性词汇和横向的转喻性词汇交相叠加的极端方式,造成语句繁杂的结构;另一方面,莫言也有意采取不加标点符号的长句子来试验语句的长度、韧性和力度,借鉴西方意识流的艺术手法,故意运用没有停顿标志的几百字的长句子形成流水一样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05.
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上,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理论,并把它置于新的历史时期加以考察,进一步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论断。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这种“生命线”作用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6.
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及其相互关系,探析微观经济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惰性反应现象。(-)从宏观经济方面看,主要原因:1.对微观经济基础的分析把握不当,导致调控政策松紧不适时度;2.对宏观经济运行通货紧缩的预期不准确;3.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由于多种原因难于起到调控微观经济行为的作用。(二)从微观经济方面看,主要原因:1.由于体制和政策形成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未得到改变;2.市场消费结构升级困难,抑制了市场消费需求的扩大;3.企业活力不强。  相似文献   
107.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般会带来老龄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老龄产业也受到学界的重视,但是却出现了老龄产业发展缓慢的"叫好不叫座"现象.本文把老年产业分为具有私有产品特征的老龄产品和具有准公共产品特征的老龄服务两大类,从当前老龄产品的需求和供给、老龄服务的公益性特征、及国家发展阶段等不同的视角,分析认为当前这批老人对老龄产品的整体有效需求不足,老龄服务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导致市场的有效供给不足,我国相对较低的发展阶段导致政府对老龄服务的供给不足等是老龄产业"叫好不叫座"的主要原因.并得出结论认为老龄产业将在2020年左右得到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8.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沪上学者提出"重写文学史"的口号的启发和引导之下,9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以"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为标准的人本型文学史的建构时期,自觉地疏离于单线进化和进步的政治型文学史的写作理念,采用复线性和网络性的复合文学史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09.
从文化学视角,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四位一体”建设构想。即,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以职业文化为核心、以道德文化为根本、以网络文化为主阵地来丰富充实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从而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0.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项艰巨的实践任务。高等学校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科学发展观,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高等学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探讨,提出高等学校科学发展观内涵的核心是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还对如何实现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