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3篇
综合类   3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关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生平事迹的记载 ,基本上集中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三部书中 ,但三书所述多有差异 ,甚至同一部书中也自相矛盾。本文就黄巢生平的 2 2件大事进行了考证 ,指出了各书记载之谬误所在 ,并澄清了事实的真相。  相似文献   
12.
北宋前期是指宋太祖、太宗、真宗统治时期.宋初,因受五代十国时期币制繁杂和货币流通混乱的影响,一度存在铜钱奇缺、劣币泛滥、铁钱贬值、交子失信等弊端,从而呈现出通货膨胀的预期.为了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宋廷在增加铜钱产量、统一铸造法币、确定钱陌制度、规范钱币质量、严禁私铸劣币的同时,还采取了其他各种相关的经济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紧缩财政开支和增加积累,减免人民赋役和救灾扶贫,禁止商业投机和调控物价.由于宋廷实施了上述一系列政策,终于防止了通货膨胀的发生,至宋太宗、真宗时期,己形成了国家富裕、物价平稳、社会安定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俞晖  俞兆鹏 《江汉论坛》2012,(4):121-126
金代末期,山东红袄军农民起义领袖李全投归南宋,被任为抗金忠义军将领。但后来李全又发动反宋兵变,最终投降蒙古,成为南宋的心腹大患。李全个人私欲和政治野心的恶性膨胀固然是其蜕变的主观原因,而南宋统治者在处置李全问题上的错误则是促使李全蜕变的重要客观原因。南宋统治者的这些错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起义军不够信任,致使归宋将士离心;对李全监督不严,使其阴谋屡次得逞;制置使盲目自大,加速李全发动兵变;对李全一味迁就,使其野心空前膨胀;南宋官僚昏庸腐败,等等。这些失误加速了李全蜕变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青苗法是宋神宗熙丰变法时期的一项重要新法,旨在防止民间高利贷者盘剥农民,以济贫困,发展生产。但因法令不够完善,以及“吏不得人”,“故为民害”。当时知青州欧阳修针对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的弊端,一面止散青苗钱,一面向朝廷提出三点改良要求。欧阳修的言行是合理的,其目的在于济贫惠民,然而当代某些史学家称欧阳修为“守旧派”或“反变法派”,这是不够实事求是的  相似文献   
15.
北宋末期,由于政治腐败,军费开支、官员俸禄和宫廷靡费浩大,使国家财政陷入困境。为了摆脱财政危机,宋廷加强了对人民的剥削,并不惜推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结果造成了经济衰退,同时引起私钱泛滥、货币贬值、物价暴涨和社会动荡。宋徽宗为稳定其统治,曾欲遏止通货膨胀的发展,但终因统治集团已空前腐朽,无法紧缩货币,不能发展生产,难使政治清明,治理失败,北宋王朝终于走上了亡国之路。  相似文献   
16.
谢枋得(1226~1289年)是南宋著名爱国志士。他关心人民,蔑视权贵,曾经无情地揭露南宋的腐朽统治。他保卫祖国,反对投降,曾经全力抗击蒙古贵族的压迫。他贫贱不移,坚贞不屈,曾经多次拒绝元朝的诱降。他一生对本民族的前途满怀热情与希望,对压迫者没有丝毫奴颜与媚骨。即使在斗争失败以后,他仍耿耿志节,  相似文献   
17.
宋初整顿钱币质量的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初钱币质量混乱,私钱和劣币泛滥。为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政权巩固,在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采取了一系列整顿钱币质量的政策措施。这主要表现为:统一铸造法币,确定钱陌制度,规范钱币质量,严禁私铸劣币。经过宋初整顿钱币质量之后,至真宗景德年间,宋朝货币金融领域中的所谓“祖宗之法”基本上确立,社会经济也逐渐走上了繁荣之路。  相似文献   
18.
南宋中期,朝政逐渐腐败,奸佞窃权,官吏贪污,农民起义。朱嘉为了宋王朝的长治久安,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纠弊的主张,却遭到奸党们的忌恨。庆元元年(1195年),外戚韩胄,为专擅政权,排斥异已,打击以朱熹为首的理学群臣,大兴伪学之禁,史称“庆元党禁”。这是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一场廉政势力和腐败势力的斗争,它体现了朱熹的爱国思想和革新精神,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必须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严惩贪污等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9.
20.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研究他的历史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鲁迅早期的历史观,提出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同志们。从1898年鲁迅离家赴南京求学起,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止,这段时间,我认为是鲁迅历史观发展的早期,也就是鲁迅作为朴素的唯物论者的时期.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