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7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物权法》为企业利用应收账款融资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与动产质押不同,风险比较高。所以本文提出了正确把握应收账款的概念和范围、正确计算、核实和披露应收账款数额及其变动信息的会计措施。  相似文献   
22.
本研究选取八个公民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基本涵盖了河北省18—60岁公民的代表。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法、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此次席卷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对河北省公民带来的影响从心理感受、工作、生活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来说,此次金融危机对河北省的冲击不大;年轻人比中老年人、女性比男性受到的影响更深、更强;金融危机的影响和长久以来的民生问题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23.
失地农民热点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失地农民已经成为中国最弱势、最缺乏保障、最边缘化的群体,成为了影响我国社会安定的隐患, 如何妥善解决和处理好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理论界对此也给予了大量的关注。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做系统的疏理,总结出有关失地农民的四大热点问题并作了相关评述,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针对辽宁省各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通过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的模型对辽宁省各城市1996-2005年间相对技术效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技术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呈现缩小趋势,通过分析得出技术效率的提升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同时为提升辽宁省各城市技术效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5.
在对人格的产生、发展历史作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就学界关于人格界定的一些观点加以辨析,对科学界定人格的含义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6.
政治文化的实质是指政治体系中支配人们政治行为的诸种主观因素。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开始,它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本文着重借鉴其方法论上的意义,根据文化的性质,将政治文化简约为一个由意识形态、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三个层面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结构,从而对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展开分析,以期深入地认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揭示其制约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文化瓶颈效应。  相似文献   
27.
刘丽敏 《唐都学刊》2005,21(1):117-121
无论在明末清初还是在教案风起云涌的近代 ,士大夫一直是倡导反基督教思想、制造反教言论的主力军。总体说来 ,明末清初士大夫与近代士大夫的反基督教思想 ,其深层内容并无二致 ,二者都以儒家的世界观表现出种族反教、邪说反教、纲伦反教和经验反教的特征。但在列强肆虐的近代中国 ,随着教会权威的形成和官、绅、民反教共识的达成 ,近代士大夫的反教思想又呈现出别异于明末清初士大夫的特质。  相似文献   
28.
对耶稣降世的信仰是天主教用来判别信徒是否确立了基督信仰的一个标志.因此,理解耶稣的降世及其与天主的关系是信仰基督的逻辑起点.天主教会及其教义对此有"圣神(灵)感孕"说和"道成肉身"论两类解释.中国乡土文化中的感生神话、神灵转世传说及伦理观念,中国近代乡土社会的天主教民对耶稣降世教义的理解、接受与转化,折射出乡土教民信仰中的耶稣形象及其特色.  相似文献   
29.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当前反腐倡廉教育仍存在着流于形式、缺乏监督和惩处的有力配合、廉政教育与现实有所脱节等问题。具体对策为:基于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育效应的综合性和教育环境的变迁性,要与时俱进地积极推动廉政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变革,以充分适应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急剧变化的客观现实,真正发挥教育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30.
根据信息论的观点,冗余与信息量成反比,冗余越多,真正有用的信息就越少。写作中的冗余信息越多,反映出写作者文章中有效的信息量越少,写作传达的有效信息就越少。文章是关于理工科学生英语写作中冠词冗余的一个实证研究。该研究的目的是帮助理工科学生在写作中摒弃冗余信息,有效传达信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