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74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45篇
人才学   31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12篇
理论方法论   169篇
综合类   697篇
社会学   66篇
统计学   1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4篇
  1938年   2篇
  1935年   3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思想。但是,许多人对此还缺乏真正清醒和深刻的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与标准在一些人心目中还不够明确和清楚,在行动上集中表现为“一手硬、一手软”,这种状况严重困绕、阻碍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因此,我们不仅要把握物质文明建设中奔小康的目标,而且要明确认识与小康水平相对称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内涵及其标准。彻底弄清这一点,是当前落实和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只有掌握了先进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由于我国目前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技术创新观念淡薄,科技体制不合理等原因,造成了企业创新能力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目前,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源泉。因此,要进一步明晰企业产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开发投入,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3.
现代认识论的研究既向微观深入,又向宏观括展,呈现出双向发展的态势。与认识的微观思维机制一样,认识的宏观社会——文化机制也是现代认识论的新的生长点,而认识氛围则是认识的宏观社会——文化机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认识氛围的功能,即认识氛围对认识的作用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以期和学术界的同仁们共同求索真理。 一、认识氛围功能的整体探寻 认识氛围是认识主体周围的社会气氛,是认识主体所处的认知社会形态。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必然发生双重关系:一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二是认识主体与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主要动机是观念地或实践地掌  相似文献   
104.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及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哈贝马斯在 80年代提出的“交往行动理论” ,其实早在他 60年代初的著作中就有了萌芽 ,他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整体思路是 :“公共领域”于 18世纪在西方社会开始出现 ,但随工具理性的过分扩张 ,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统治使“公共领域”渐趋衰落 ,交往理性受到压制。要化解现代社会的危机 ,根本出路在于重建交往理性。本文指出 ,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也适用于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05.
循环经济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导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在经济上可行和社会上可以接受的基本准则。城市土地利用应当转变目前粗放经营的模式 ,通过发展土地循环经济 ,建立循环型社会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6.
略论新时期集体主义原则的道德指向及其实现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略论新时期集体主义原则的道德指向及其实现形式●韩家清根据唯物史观,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否定是社会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要否定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而且要否定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包括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在私有制社会里,社会道德原则的确立必...  相似文献   
10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大国的经济起飞必定要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在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原因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提出如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建议与对策 :着眼于农业内部 ,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 ;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拓展劳务输出空间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区域间转移和向国外输出 ;不同地区需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 ,制定适宜的城镇化政策 ,使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协调起来  相似文献   
108.
打破常规的着装形象,绝对新鲜的搭配技巧,让所有传统的穿衣法则随风飘去,尝试所有的风险,单女“时装出轨”,动荡三月。撞色、混搭、帅气、华丽,上班装……在各种风格间巧妙游走,如时光更迭。  相似文献   
109.
据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82年第8期报道,1982年4月12—17日在东德柏林召开了第十六届社会主义国家哲学和社会学杂志编辑会议。保、匈、东德、波、罗、苏、捷等国学者约40人出席会议。大会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社会主义》。发言中涉及的问题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辩证法,社会主义进步的动力,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困难、矛盾、危机状态的辩证原因。  相似文献   
110.
花窗·符码     
正花窗:传统人居美学的艺术展现管宁点评(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花窗无疑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同时又是具有高度设计美学价值的艺术品。花窗的精湛技艺与精美图案,常常让人感叹古人生活的优雅与闲适。中国传统人居美学的核心理念便是人与自然的融合,其中包含人文与自然的融通、对接,甚至难分彼此。这显然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