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07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21.
刘建华 《兰州学刊》2010,(11):184-187
知识经济的兴起得益于科技与信息,民族文化与媒体的共同作用,为文化区域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立足区域经济语境,民族文化与传媒有了化学作用的平台。借助现代新媒体技术,实现民族文化的转化与传播。各区域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日益广泛,凭借新经济理论,发挥文化知识资源优势,营造创意、灵感、才能生产环境,培养区域创新力,借助大众传播的创新扩散,实现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孵化多元化的区域增长极。  相似文献   
222.
对春联     
刘建华  胡文光 《新少年》2023,(Z1):82-83
  相似文献   
223.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之路。它的成功开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端于近代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下被动卷入现代化历程的教训启示,印刻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现代化发展之路的艰难探索以及不断汲取借鉴人类现代化发展优秀成果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展示之中。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生成与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历程、中国人民的幸福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一致,是融合近现代中国历史、植根于中国共产党理论智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逻辑合一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突破了西方“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的理论藩篱,致力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引领世界现代化发展走向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出人类文明整体与民族国家深层融合的逻辑。  相似文献   
224.
劳动最光荣     
<正>甲我考你个问题。乙什么问题呀?甲你知道什么最光荣吗?乙这还用问?当然是考100分最光荣啦!甲错!乙(疑惑地)考100分不光荣?甲当然也光荣,但我问的是——什么最光荣?关键在一个“最”字。乙那你说什么最光荣?甲劳动!劳动最光荣!乙咦,你怎么突然重视起劳动来了?甲我问问你,没有人劳动……你有粮食吃吗?  相似文献   
225.
玛丽莲·罗宾逊是美国最重要的当代作家之一,她1980年出版的小说处女作《管家》是一部文笔优美、思想深刻的作品.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融合”是该小说最为核心的主题.物质层面的“融合”展现了自然的宽容与和谐,同时使家的概念得以延伸;精神层面的“融合”展现了两种不同的女性身份和生存方式.《管家》虽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身份,但作者并没有简单、狭隘地肯定一种女性身份而去否定另一种,“融合”这一主题揭示了作家对女性生存、人与自然相处等人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