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生态问题是制约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作为社会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生态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针对我国目前生态问题的基本现状,实现生态正义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产品形态是工业设计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结合课程的目标与设计现状的需求,提出在延续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把产品语义学的造型思想与方法导入到产品形态课程当中。通过产品语义学把基础造型的方法与产品造型设计的方法贯通起来,从而使学生掌握产品创新造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外商实施转移价格的动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部分外商利用转移价格大肆侵吞中方利润 ,逃避国家税收 ,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利用外资的效果。在对外商实施转移价格动因的分析基础之上 ,进行了对策研究 ,以期从根本上杜绝外商实施转移价格给企业和国家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收音机是发展历史比较悠久的一种电子产品,纵观收音机的发展历史,每个时期的收音机造型都是当时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综合作用的产物。研究收音机造型的发展演变,对于今后的收音机造型设计乃至其它电子产品的造型设计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生态问题是制约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作为社会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生态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针对我国目前生态问题的基本现状,实现生态正义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与比较《国际法院规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际海洋法法庭规则》的相关条款,可以看出国际海洋法法庭和国际法院在咨询意见的请求者、咨询意见的发表者、可提请咨询的内容以及咨询管辖的目的等四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我国应在深入了解国际海洋法法庭和国际法院的咨询管辖职能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并积极利用它们的咨询管辖职能来解决与我国相关的国际争端。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西部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经济增加值(EVA)指标和传统会计指标的比较,判断哪个指标更能准确反映公司的价值,为我国投资者在评估西部上市公司内在价值时提供经济增加值有益的帮助。通过实证分析,在评价西部上市公司价值时,EVA与传统指标具有一致性。但是,EVA指标并没有优于传统指标,这说明EVA并不能取代传统指标。同时,在价值相关性上,EVA和传统指标之间互相具有增量信息,这说明二者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许地山是20世纪初期较早从现代意义上对"儒"及儒教进行宏观审视的学者之一。依许地山,儒在源起上不应止于所谓的"殷民宗教者"而应推设到更为久远的史前时期。原初的儒,本身具有进一步转化成教门的潜能,社会的光景、师儒之职、加之"《书》的理想"促使儒的名号自孔子之后逐渐演变为一种特殊的教义,而儒教正统地位的确立、神学化儒教的生成也有其自身的情势和客观的缘由;作为"伦教运动"的儒教比作为"神教运动"的儒教更合乎情理,故儒教在未来若欲成为一"新宗教",必定要有"社会灵魂",能切实抓住生活的根源,也还要在人群上寻求"更高的联络";现代儒家若能"谋诸宗教的沟通",用"宋儒的精神"以整理儒教的旧教义,就能使之成为一"高尚的宗教"。许地山的儒教观是其宗教情怀与人文理性精神的集中体现,对于儒学的现代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宿舍日益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并逐渐向学习型、社区化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者、学生学业发展的引导者和学生宿舍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指导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胜任指导学生社区建设的重任.本文从社区组织管理能力,宿舍文化建设能力(基础),协调处理宿舍问题的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四方面对辅导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进行了阐述,并简要指出了相应能力的培养途径,从“人”的因素推进学生宿舍学习型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关于现代新儒学(新儒家)的认识、评价和研究,1949年或者说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20世纪50年代之前,国内学界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把新儒家或新儒学看成是一种思潮或流派,对其研究基本上是自发的争鸣式的个案探讨,即侧重某一个人物思想文化学说的批评或学术成就的评价,进而至于作为不同思想文化主张间的争鸣。这实际是当时历史背景下多元文化思潮并存与互动的缘故使然。20世纪前半期的新儒学(新儒家)研究,对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迄今的新儒学(新儒家)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