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17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试论当代中国发展的转型性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具有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实质.其历史性重任在于:由传统的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由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转型;由伦理社会向民主法制社会转型.社会经济转型的特点在于:经济转型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多质经济因素交互作用;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交来进行;政府与市场的的双重启动;发展的不平衡贯穿社会始终.结构性社会转型要求采取若干特殊的发展策略,寻求有利于转化矛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2.
社会问题是社会主义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其他社会科学也都离不开对于一定现实问题的研究。本文试图把我国现实社会问题作为一个整体,从宏观角度对其产生的基础和原因、性质和特点、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作一概略探讨。一、社会问题总体概述重视现实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以求得解决或改进的方案和意见,是社会学的一项根本职能。然而旧的社会学和现代西方社会学都不能完全具备这样的职能。他们或者把理论和实际割裂开来,不敢触及社会现实问题,对现实问题讳莫如深,从而把社会学搞成了“经院社会学”;或者在对现实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时,只能停留在具体分支学科范围内或个别现象  相似文献   
2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走向和最新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创新理论体系,充分展示了在全球化和市场化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走向,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4.
<正> 今年六月十九日,是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正式发表三十周年。这篇光辉著作,创造性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的矛盾规律,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论著和杰出的科学社会主义文献。它对今天我们党正在领导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5.
中央关于在继续办好经济特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和海南岛的重大决策,受到国内外人民的热烈拥护。如何认识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政策的性质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解决得如何,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对外开放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而影响着对外开放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加强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论证和宣传,是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一项  相似文献   
20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基本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 ;实现这一基本原则 ,关键在于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探索客观规律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 ;永葆这一活力源泉 ,关键在于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建设的基本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 ;强固这一根本保证 ,关键在于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和创造精神紧密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7.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科学事业必须以创新作为自己的基本品格和价值取向。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也是新形势下履行社科联各项职能、做好社科联各项工作的关键。要实现包括社科联工作在内的社会科学事业的创新 ,还必须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8.
无须讳言,我国还存在种种现实社会问题。它们是社会主义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试图把我国现实社会问题作为一个整体,从宏观角度对其产生的基础和原因、性质和特点、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作一概略探讨。顾名思义,社会问题是指一定社会中发生的问题。马克思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就是人们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所共同构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社会的含义出发,就可以  相似文献   
209.
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三个代表"思想包含着深刻的时代内涵,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和多层面的创新意义.它是对严峻挑战和考验的科学回应,为我们党如何深层次地汲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经受时代的挑战和改革开放的考验,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它是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科学界定,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时代内涵,鲜明回答了如何在适应时代潮流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上保持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大问题.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科学发展,在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等方面作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发展,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