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17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一)社会主义现代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上一种先进的文明形态,作为一种处于现时代世界大文明环境中正在发展着的一种文明形态,它具有两种发展特性:1.对外开放性。社会主义不是封闭式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必须借鉴和吸收与它同时代的一切文化精萃,包括作为现代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本主义文化形态中的优秀成份。同时代而不同性质的文化形态,历来具有相互渗透性。在现  相似文献   
92.
"四个全面",既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布局,又是指导中国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更高起点上推进中国现代化,是系统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依据;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价值指向;深入揭示中国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联系,是习近平"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的根本要义。"四个全面"开辟中国现代化新境界,突出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了经济社会现代化新境界;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了制度现代化新境界;全面依法治国开辟了法治现代化新境界;全面从严治党开辟了党的建设现代化新境界。  相似文献   
93.
执政党的依靠力量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菱尚不多见.金丽薇教授等著述的<政党史、阶层、和谐--多元视角下的依靠力量研究>一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是探索新世纪新阶段依靠力量变化并进行全面分析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94.
现代国家应当是法治国家,现代政治应当是法治政治。有关法治政治的基本理念、思想渊源、法治政治建设的内容等问题,都是实现政治法治化所涉及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由常桂祥教授撰写的《法治政治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一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治政治观为指导,运用政治学理论与法学理论对接和相融的研究方法,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深入地探讨了这些问题。自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后,探讨法治问题的著作和论文大量涌现,但是系统研究法治政治的成果尚不多见。《法治政治论》一书,就是一部系统探索我国法治政治的基本理论与现实问题的重要著作。该书界定了法治政治的基本涵义和基本理念,对法治政治的生成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对马克思主义的法治政治思想进行归纳与梳理,从宪政、责任政治、法律信仰、执政党依法执政、人大监督、法治行政、公正司法等角度对影响我国法治政治建设的多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许多有新意的观点,为人们思考和研究我国的法治政治建设带来许多启发。该书紧扣社会主义法治政治建设这一主题,把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可行性结合起来,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理论见解和具有实践价值的社会主义法治...  相似文献   
95.
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部治乱兴衰史、治国安邦史.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政治家思想家为谋治乱避衰之道、建治国安邦之策,上下求索,皓首穷经,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典籍和精辟深邃的思想.  相似文献   
96.
在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当前存在着两种倾向性观点需要澄清:一是"非独立形态论",一是"中国模式论".这两种认识倾向,殊途同归,都有可能严重扭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进程.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正在进行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大趋势中、放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大背景中、放到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加以正确认识和科学定位,是深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7.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特征和基本规律的生动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分析当今时代新变化、实践新发展和人民新期待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认识.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现代化发展的本质与规律,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必须把握关键、抓住重点,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8.
利益及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而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对利益进行社会性的分配。因此,实现社会正义,需要政治正义。就此而言,政府既可能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力量,也可能是导致社会不公的主要根源。公共行政的根本目标在于社会公共利益。政府不应当有单独的利益,而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唯一目标,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民主是政治正义的实现形式,也是构建正义社会的政治保障。民主作为实现政治正义的制度安排,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将权力体系平等地向公民开放,使每个公民都有了获得权力的机会,从而使公民能够通过理性思考和自主选择来建立一个对公众负责任的政府。在这个意义上讲,民主是社会正义的生命和保障。  相似文献   
99.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一以贯之的主题是不断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围绕这一主题,经历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等发展阶段.这几大发展阶段及其创新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完整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深厚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0.
新时期解放思想的本质意义在于,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是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精髓,是科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精髓,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思想精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必须清醒地认识和把握时代的新变化、实践的新发展、人民的新期待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