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308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2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31.
从表达心理的角度 ,分析了日语的委婉表现的各种形式 ,论述了日语委婉表现与日本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32.
宋代的上供正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供制度源起于唐代中叶,宋代沿用唐制而有更革。宋代的上供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上供泛指地方政府上缴中央的所有财赋,狭义的上供则只是地方政府上缴中央财赋的一项内容,即上供正赋。在上供之外,还存在另外一些中央向地方征调财赋的名目。从定义、定额与调发三个方面,可探求宋代上供正赋制度的具体内容。从北宋到南宋,上供制度有不少变化,它们再一次表现了中国传统专制国家财政支出不断膨胀的规律以及实用主义的治世精神。  相似文献   
533.
新社会组织作为我国社会中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组织形态,在社会稳定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新社会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往往要通过政府采购的渠道来实现其价值,因此,政府采购的种类和数量是影响新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只有实现了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成功转型,政府采购的重点才会实现由采购有形产品为主向采购无形的服...  相似文献   
534.
通过研究人才资源调查数据以及人才个人愿望调查结果,指出了人才队伍建设客观上存在的3个具有失衡倾向的潜在稳定问题,并分析了4个方面的成因,提出了6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一部分措施在供水公司人才工作中得到了逐步落实,受到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欢迎。一部分对策对今后人才队伍建设和队伍稳定的工作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35.
叙述并肯定了前人关于技术发明的根本动力是“需求”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的一般性机制,在于“技术缺失”的显现和对这种显现的领会:在劳动和生活中,工具或物品的缺点暴露得越明显,对需求条件的具体匮乏感受得越强烈,技术改进的方面和方向也就越明确。结合技术史上的一些发明例子对这种观点予以了论证,指出现代技术尽管异常复杂,但它的发明仍然是以另一个层次的“技术缺失”为条件的。  相似文献   
536.
斯宾诺莎政治哲学的研究意图是通过可靠和无可争辩的推理,从人的真正本性去确立和推论最符合实际的原则和制度,这既是对培根以来的唯物主义建立科学本体论与认识论的总结,更是唯物主义向伦理领域拓展的开始。斯宾诺莎试图以客观真理性的探寻来提升人类现实福祉,而自然神论只是对客观真理性的描述,其实质在于承认作为经验主体的人类的不圆满性与自由之可能。在此基础上,唯物主义最终展现为对自然状态与国家状态的审慎界定,前者之中人类乃是拥有完整的自然经验且试图保存自我的自然存在物,后者之中则是自然权利的理性化与秩序化。斯宾诺莎对基于力量的自然权利的先在性判断,以及由此展开的对自由的界定和对各种政体的对比,在启蒙运动前夜展现出政治哲学应有的真理性维度,其中要义是对实存的政治经验的分析,以及对政治思考的理念性前提的怀疑与批判。  相似文献   
537.
信息空间在地域、时间、形式等物理性元素形成的结构维度中,融合了民族、文化、习俗等人文性因素,促使信息传播受“物理性”和“社会性”双维度的作用而影响信息传播的效果。文章认为信息空间的互联机制促成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与沟通,丰富了信息的传播路径和认知沟通的方式,有助于沟通双方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与认同。文章具体分析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双维度作用下所构建的信息空间,以及其互联机制是如何有效地实现信息传播与交流沟通的融通,在消解社会性因素与文化畛域所造成阻隔影响的过程中,达到理想的信息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538.
包大为 《社会科学辑刊》2023,(5):206-214+239
在人类文明史的演变中,每一片乡土所积累的物质财富、日常经验、价值规范都在无声地培壅着相应的历史意识,而文艺则是对这种自然且自在的历史意识的再现与表达。在近代中国,文艺开始重新界定古今之辩的人性与价值,理性之反思、普遍之尊严、批评之风尚遂成为新趋势。但是这个趋势的使命则是从苦难与斗争中淬炼为现代化自觉,而不是“强加的”现代化话语。历史业已证明,中国文艺的现代化自觉不仅是反思的,更是自主的。因其反思,故而能超越传统与教条;因其自主,故而能避免成为新旧帝国主义话语的枷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大幕徐徐展开,当代中国文艺的现代化自觉必将面向乡土、结合人民,朝着历史进步的方向,生成扎根中国且影响世界的文明气象。  相似文献   
539.
540.
消费通常被理解为不同主体的物质交换,其出发点是主体的需求和劳动产品,其终端则是需求的满足和发展。然而,市场又不仅仅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也是一种足以激发出新的意识形态的社会环节。要理解消费与意识形态的关联,不能止步于对拜金主义的道德指控,而是要回到消费行为最初的主体性结构中。在消费的一般对象性结构中,主体既是购买者又是销售者。在交换中,商品作为具有有用性的物品,是意志和欲望投射的对象,契合了主体的需求。商品作为消费品,成为消费主体的有机或无机身体,实现了主体与对象的统一。在消费社会,由于一般等价物和商业的中介作用,作为劳动对象的商品与劳动主体相对立。等价原则的普遍化形成了资本逻辑,使得商品成了确认社会身份的符号载体,进而形成了个体化表象的生存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