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15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27篇
社会学   65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102.
遵循青年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搞好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的价值趋向、思维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特别是思想原本就活跃的青年学生,更面临着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重大抉择。这也同时给高校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结合相应问卷调查,总结新时期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及特点,并做出了原因分析,从而提出了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对新情况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4.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邢台市在多年的太行山区开发实践中,始终坚持了开发建设山区生态农业的方向,为山区开发探索出一条新路.不仅对开发太行山区有积极的意义,且对开发其他山区和平原的农业发展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5.
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对美的追求再体现。中国绘画自古以来就注重表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追求自然的情趣美。山水画中的高山大川、小桥流水、阁楼翠竹等景象都让我们感受到画家对大自然的那份眷恋,带给我们充满独特意境美的享受。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因此画家都尽量追求自然精神的绘画形式,把意境的表现融入到绘画当中,使之更加富有诗意。  相似文献   
106.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城乡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从“城乡混沌一体”到“城乡二元对立”,再到“城乡融合”的逻辑嬗变过程。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坚持个体发展和共同发展相结合,坚持系统性、整体性思维,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城乡可承受度和发展实效的统一等科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应结合实际探求健全城乡居民利益表达机制,提升城乡服务供给机制,构建公平的城乡利益补偿机制,强化城乡利益整合机制,完善城乡主体利益协调机制,以切实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7.
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0年数据,本文采用多元嵌套模型性别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显著的性别收入差异、行业隔离和职业隔离。学历因素是对性别收入差异影响最大的个体特征,其次是职业和行业因素。  相似文献   
108.
文章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部分高校体育课的教学理念和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应转变观念,勇于探索,不断积累和掌握体育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9.
民族文化观念表达的是那些精神的、情感的、具有民族特点的东西,存在于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中,可以借助语言手段表达出来。它可以用各种语言单位表达,其中成语能最大程度地揭示民族观念的内容,因为成语是从大量的社会生活语言中长期提炼、加工而成的语言精华,是一个民族生活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此以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几个较为重要的民族观念为例,分析成语作为民族文化观念的语言表达手段所折射的民族性。成语可以传达普通词汇所无法传达的民族文化信息,成语内部形式的生动性使它除可以表达观念的核心内容外,还可以生动地传达出民族观念所蕴含的形象性、情感性以及民族特性。这就使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成语成为了民族文化观念最直接、最富表达力的语言载体。  相似文献   
110.
奈达的翻译思想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介绍到中国大陆,在国内译界曾一度形成"言必称奈达"的局面。基于陈宏薇(2001)将前20年分四个阶段的研究,本文通过调查对奈达理论的引文情况,对2001-2008年《中国翻译》上发表的研究文献按第五、第六阶段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和分析了"奈达现象"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发现经过第四阶段对奈达翻译理论的批判性接受,"奈达现象"在第五阶段走向低谷;在第六阶段转向成为研究热点,由此说明我国的翻译研究出现"回归语言学"倾向。最后提出当前中国译界引用西方翻译理论应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