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1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沈善洪、王凤贤合著的《中国伦理学说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出版上卷,下卷待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历史文献为依据,探索了四千年来的中国伦理思想发展史,材料详实,富有创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文评述的,主要是已经出版的上卷(由上古至唐代).  相似文献   
62.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董仲舒及其政治学说的评价很不公正,否定的多,肯定的少;严加批判者多,具体分析者少。批判者们似乎共同遵循着一个奇怪的公式: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目的论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在哲学上是荒谬的,在政治上是为封建制度的永恒性作论证,因此,他是个反动思想家。所谓“批儒评法”时,对董仲舒的批判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粉碎“四人帮”以后,有的同志发表了重新评价董仲舒及其学说的历史作用的文章,对董仲舒学说的进步历史作用方面作了具体的分析和一定  相似文献   
63.
试论黄老之学的理论特点与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黄老学派是战国末至西汉初期出现的道家新流派,这个学派建立的学说体系就是所谓“黄老之学”,它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和思想演变的产物。那么,黄老之学作为道家新流派的理论“新”在哪儿,具有什么特点?它在思想史和社会史上起了什么作用?本文试作探讨。一、黄老之学的理论特点首先,黄老之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杂采众家之言。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指》中评论道家的理论特点是“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记  相似文献   
64.
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巨大的资金量早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家底不清、多头管理、收益流向不明确这些问题却普遍存在多年,各地公共资源犹如被蒙上一层神秘面纱,老百姓看不见也摸不着.如何才能让公共资源交易走到阳光下?如何才能有效地构筑起制度反腐“高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