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了各种形式对小说中人物的命运结局进行预(寓)示,通过分析发现,曹雪芹在人物外貌中也暗含着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这一寓示方式是凭借传统的相学方式来完成的。这一结论,对小说中的预示系统作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2.
以爱情、婚姻为主题的诗篇在《诗经》中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广泛,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恋爱关系和婚姻生活中喜忧得失、离合变化等各种各样的心理和境遇,为我们提供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这一段时期人们的婚恋观念及某些风俗习惯,呈现出一幅幅或优美真切、或淳朴古拙、或哀...  相似文献   
13.
诗学是酒广告文化的土壤之一,因为中国古代诗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情感特征、独特的形象性和广泛的受众基础,诗歌已经把酒提高到了一个非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层面.在王国维的"境界"说的启示下,诗学精神和诗学艺术融入酒广告文化中,使酒广告从艺术上和文化层次上有具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了各种形式对小说中人物的命运结局进行预示,通过分析发现,曹雪芹在人物外貌中也暗含着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这一预示方式是凭借传统的相学方式来完成的.这一结论,对小说中的预示系统做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5.
《史记》中记载了一些梦兆情节,司马迁对这些梦兆迷信的预示意义没有否认,而且由于梦占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司马迁也把梦兆当作实现“究天人之际”写作目的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了各种形式对小说中人物的命运结局进行预(寓)示,通过分析发现,曹雪芹在人物外貌中也暗含着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这一寓示方式是凭借传统的相学方式来完成的.这一结论,对小说中的预示系统作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7.
《天官书》“记国家大礼”,由此可见司马迁把天事当作重要的政治内容载入史册。司马迁作为太史令,“掌天时星历”之职,《天官书》可认为是他的述职之篇。由此,可以把《天官书》作为考察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思想的主要视点,从中可以发现,《天官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司马迁的天人感应思想、通变思想和大一统思想。  相似文献   
18.
在《史记》“八书”中集中体现了司马迁的宇宙思想,全面阐述了天、地、人、阴、阳、五行等原始的宇宙发生因素,“八书”构成了早期的天人宇宙论图式。同时还在《律书》和《历书》中通过阴阳五行八正之气,探究了宇宙由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在《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和《平准书》中阐释了“天地人”的作用和关系,在《礼书》和《乐书》中阐述宇宙的和谐之道。  相似文献   
19.
吴象枢 《船山学刊》2009,(3):99-101
梅山儒礼之丧礼出自于民间大儒之手,创始人用阳春白雪的思维在写下里巴人的文本,又经儒学之士得以承传并修订,在民间广泛运用,并被老百姓长期接受,是一种高雅的民俗文化。其高雅表现在它简朴的程序、典雅的教化、优雅的文辞、温文尔雅的风度等各方面。  相似文献   
20.
《史记》"十表"是司马迁欲创《春秋》第二的直接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欲创<春秋>第二,他以"十表"为"微言大义"的直接表征,再通过<史记>的其他形式择其重点对"微言"进行注释,达到深化"大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