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42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01.
周华 《百色学院学报》2012,25(2):119-122
文章以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的哲学沉思,来观照贾樟柯电影对生存的独特表达。文章认为,贾樟柯的电影展示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尤其展示了他们因缺失"识别如此境况的能力",而带来的"后悲剧性";精神家园的破碎,更是使他们成为永远"在路上"漂泊的零余人。非"诗意地安居"的生存表达,是贾樟柯电影关注底层生活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0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作为自然形态的客观规律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认识客观规律,并用概念、范畴来表述它,从而形成各门科学的理论形态的规律。斯大林明确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把科学规律——无论指自然科学规律或政治经济学规律都是一样——了解为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的反映。”斯大林把理论形态的规律称之为科学规律。科学规律借助于概念、范畴等主观形式反映着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03.
岁月无痕 红尘有爱 来去匆匆 我的1994文图/本刊记者周华友情合作耿君谁不知道沧海变了桑田,过去的已经过去;谁不知道花开花又谢,世界早已不是昨天。太阳天天升起,不知你有没有新鲜的感觉。漫天飘洒的雪花轻轻拨动每一颗温柔的心,让不褪色的爱与关怀围绕着你...  相似文献   
104.
由清华大学毕业生张后启博士创立的汉普管理咨询公司,1996年创业时资金仅为3万元,公司设在北京航天桥下一间20平方米的小破屋里。  相似文献   
105.
为提高中医妇科学的教学效果,对传统中医妇科教学特点进行总结和反思,探讨了对比启发法、类推启发法、提问启发法、病例启发法、自学启发法等不同模式启发式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认为在中医妇科的带教过程中,可以根据中医妇科课程的内容及特点,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辅助下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6.
文章首先说明了跨国公司在华设立R&D中心的现状,R&D活动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性质上都十分有限;其次从投资方和引进方的双赢角度上,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原因是双方的双赢合作并构建了相应模型并进行了定性分析;最后,从技术溢出和技术挤出两方面分析了跨国公司R&D国际化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108.
体外胚胎区别于人,又无法等同于物,已成为对传统人、物二分格局的最大挑战。对体外胚胎之法律属性,我国立法并未涉及,国内学界众说纷纭,在个案审理中法院之观点也各有不同,由此折射出其定性之困。面对用途各异之体外胚胎和日益多元化之个案情形,单一的法律属性无法全面覆盖,无论是主体说、客体说,抑或中介说均有所缺憾。对此,可以类型化分析为视角,以人、物转化说与分离目的说为基础,区分胚胎存放之目的以及胚胎供体是否存活,对体外胚胎之法律属性予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从目前电子健康档案在我国医疗机构的应用现状出发,总结电子健康档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以便电子健康档案可以更好地为医疗机构所用。  相似文献   
110.
周琼  周华 《山东社会科学》2012,(12):146-149
对于金融危机,政府究竟该不该干预救助?采取的调控对策、路径、程度如何?以及政府应该事前采取哪些措施以避免危机的发生?通过对历次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发现,高杠杆率、分配不公、过分强调分配公平都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是爆发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各国面对金融危机,在应对手段的选择上大都采取即期救市、短期货币刺激、中期增加供给以及长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进行。在金融监管方式上,最突出的改变就是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