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4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特征上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这必然在价值关系中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质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质不仅是一种真实的主客体关系,也是一种具有教育属性的价值旨趣与具有优先选择的公共价值。  相似文献   
32.
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理论内涵。探究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对于如何正确定位古代伦理财富思想、如何科学认识古代伦理财富思想的现代价值、如何实现古代伦理财富思想的现代转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3.
理想是奋斗的精神动力,忘记远大理想只顾眼前就会失去方向,但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统一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同时又在实践中为实现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指明了具体的现实途径。只有坚持理想与现实的有机融合,才能科学地把握规律,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3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实行过程中也暴露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等方面。因此,运用社会治理理论,对其不足进行分析,从经费投入、合理分配医疗卫生资源、制度完善等方面建立健全符合各地具体情况的合作医疗制度,有利于解决农民的医疗问题,也有利于让农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更有利于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35.
理解价值以及价值本质必须了解主客体关系的本质,主客体关系是理解价值问题的理论前提,主客体关系的本质深刻体现了价值实现过程与价值的本质。认识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价值活动中不仅具有中介的作用,而且决定了价值活动的范围和价值活动的全过程,因而认识关系也是把握价值本质的理论依据和出发点。从主客体关系到认识关系是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本质的一种框架,通过这种框架可以清晰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客体关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质、理解认识关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6.
论生存教育是生命价值回归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存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础,是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关键,它将生命教育所赋予的生命价值引向生存领域,通过生存领域的实践,具体转向生活领域,从而实现生命教育的目标与本旨.在这个过程中,生存教育不仅是生命价值导向,也是回归生命价值本源的桥梁,是生活在迷惘世界中的人们探寻生命价值本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7.
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家荣  廉永杰 《北方论丛》2007,1(6):111-114
由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第二次转向。为了能够从人本这条逻辑主线上了解这次转向及转向后的哲学形态与使命,有必要对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人本特征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总结,借以提升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勾勒了主体5间性哲学思想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8.
艾滋病迅速蔓延与高危行为有着紧密的直接的关联.艾滋病高危行为的产生与行为者的伦理态度以及社会伦理态度又有着深刻的关联.从伦理学角度分析艾滋病高危行为,可以从源头上了解高危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因.由此,从公共伦理政策构建的层面上对艾滋病高危行为提出干预,是有效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39.
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理论内涵。探究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对于如何正确定位古代伦理财富思想、如何科学认识古代伦理财富思想的现代价值、如何实现古代伦理财富思想的现代转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0.
主体性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应有之意,主体性发展的内在诉求就是通向主体间性。随着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哲学转型,以人为本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具有超越单子式主体性的必然性,而且在实践中,也具备了通向主体间性的现实必要性。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展现的是真实的主体间性,它对引领主体间性哲学观的实践生成、普适化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