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80年代,在“新启蒙”思潮的影响下,一部分视启蒙为己任的电影人士主张从西方电影理论中寻找可供借鉴的资源,他们试图引入西方的纪实美学、“现代派”“非戏剧化”来实现中国传统的现实主义电影的现代化。他们有意识地将西方理论资源的借鉴限定在形式上,试图通过形式上的反叛来校正电影创作所负载的过重的意识形态,从而摆脱政治对电影的控制。“新时期”电影表现形式的种种创新要求,其实质都是追求启蒙的电影人士的政治诉求在电影批评中的隐性表达。  相似文献   
32.
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与中国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是决定类型研究兴衰沉浮的关键因素,类型研究的变化与转向往往也是社会文化语境变迁的反映与折射.类型研究与社会发展的镜像关系导致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类型研究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从重实用、重实践走向学术化、专业化;从注重社会教育功能走向关注娱乐功能;从学习西方的类型理论走向研究民族类型电影.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包括:第一,目前制约我国类型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是本土类型理论的缺失;第二,如何实现西方类型理论的中国化;第三,中国的类型研究应关注一些世界类型研究中的共同问题,应该具有一种全球化的视野,将中国的类型研究作为世界类型研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