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民族灾害文化是少数民族与自然灾害相伴求生过程中积累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发挥了防灾减灾避灾的作用.西南少数民族的灾害文化有宗教信仰、禁忌习俗、敬畏自然的思想及驱逐疫人等精神层面及建筑、饮食、医药、乡规民约及村寨防护等物质生活行动层面两类内容.它具有文化的历时性、包容性、调适性特点,也具有民族文化的传承性、累积性、固守性及...  相似文献   
72.
当今社会,大学英语等级考试(CET4\CET6)已成为大学生最为关注的校内考试之一。无论是学生本人、学校、还是社会,都对四六级等级证书极为重视。在此背景下,如何将高校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与等级考试更好地结合,使彼此相得益彰,成为公共英语教学必然面临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大学公共英语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倡大外教学仍要以培养大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其考级应试能力,并强调了要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外语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73.
从文化角度来解析在异质文化语境下汤婷婷、谭恩美两位美国华裔女作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她们打破原有的文化认识模式:对中国文化传统并不是一味认同,而是进行理性的反思,这种自我审视并不是为了背弃,而是一种自我认识。通过这种文化反思、文化自审,我们才能更好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增强自我意识,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74.
周琼 《经营管理者》2013,(18):41-41
自2000年以来我国开始销售分红保险,分红保险在中国保险市场中占有了越发重要的地位,经过十年的迅猛发展,分红险已成为寿险公司的主流产品。本文利用金融经济学风险定价理论,在固定利率、资产服从几何布朗运动、死亡风险完全分散的情况下,建立了分红储备账户的计算公式,然后得出分红保险产品的趸交纯保费定价公式计算合同的公式,且假设了两全保险在死亡给付与生存给付不相等。此外,本文还把分红保险合同资产波动率、保单期限、市场利率、最低保证收益率、被保险人年龄加入到分红保险定价的公式中。  相似文献   
75.
当前,虽然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也面临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两基”的经费来源结构不合理、寄宿制民族班学生的补助较低等方面.对此,应在资金投入、巩固“两基”已有成果、改善寄宿制民族班学生的待遇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76.
公民参与是政策评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有利于科学、高效、公平、公正的进行政策评估,为后续政策的制定提供保障,又有利于政府政策的制定充分关注公民的利益诉求,实现公民利益至上。本文主要从公民参与政策评估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出发,探讨当前我国政策评估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困境,并就此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求更好的实现政策评估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77.
筹办3年多,仍未获得教育部的“招生许可证”。近日,深圳南方科技大学(下称南科大)创校校长朱清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宣布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拟自主招生、自主办学来推出其首期教改实验班;如果学生最终不能获颁教育部认可的文凭与学位,就自发文凭与学位。  相似文献   
78.
中国历史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再现中华民族各成员的历史及其缔造中国历史的过程.研究或探讨历史必须依据史料.梁启超认为,史料是历史的组织细胞,分文字记录和非文字记录两类,两类史料各有长短,以往不被认为是史料的随时间推移也会成为史料,应改变只从旧史记载搜寻史料的习惯,吸收地质学、考古学、人种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重新鉴定旧史料和建立新的史料价值观.  相似文献   
79.
2009-2013年持续五年的西南大旱的原因备受关注。除官方认为的西南地理地形特殊、全球气候变化及水质污染、湿地退化、原始森林破坏等原因外,西南及东南亚雨林的大面积破坏萎缩、民族生存方式及文化传统的内地化、历史生态破坏后果持续性累积的长期效应影响、现当代政策及其经济利益驱动致使生物物种单一化、物种入侵等造成西南生态系统的变异和根本性破坏等因素,应当是导致、延长西南旱灾最致命、最根本的原因。西南旱灾的形成既与自然规律及自然界的异常变动相关,也与历史上的移民及随之而来的汉民族的生存、生活方式在民族地区的渗透扩张,以及明清王朝的经济、政治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及其生态系统失衡引发的生态危机等密切相关,更是云南及东南亚地区热带雨林大面积毁灭引发的生态危机导致的结果,也是现当代西南乃至东南亚地区为了发展经济,赶走原始森林而种植橡胶、桉树及其他经济林木,导致区域植被种类单一、生态系统脆弱,也给入侵物种创造了机会,削弱了自然本身的协调抗灾能力。对旱灾区域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就是森林破坏及水土流失现象最严重的地区。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加剧和水文地质环境的改变,才使当地涵养水源的生态能力减弱而演变为一场巨大的人为灾难。  相似文献   
80.
台湾休闲渔业发展特色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几年来,台湾采取一系列措施,成功将传统渔业转型为休闲渔业。休闲渔业包括运动休闲型、体验渔业型、生态游览型、渔乡美食型、教育文化型等五大类。台湾休闲渔业的经验值得借鉴,主要包括:重视规划,加强财政支持,推动休闲渔业健康发展;凸显特色,推动产业升级,建立富丽新渔村;强化功能,打造魅力渔港,促进渔港功能多元化;整合资源,形成独特风格,发展区域休闲渔业;融入文化,开展体验活动,带动观光休闲渔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