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33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21.
中国政府为现阶段城镇养老金制度改革确定的目标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要求,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有些任务完成了,但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资金来源问题。必须立法规范行政管理和增强执法的效果,同时要解决资金责任的合理化和责任的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22.
人口老龄化对退休金负担影响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姜向群 《人口研究》2006,30(2):51-55
我国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制度的严重负面影响已为学界所共识。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庞大的退休群体快速增加,对于城镇退休金缴费形成了巨大压力。但是缴费负担的程度究竟有多大,人口老龄化在现收现付制度下和在半基金积累制度下对于缴费负担各有多大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人口预测数据和政府的统计数据,从定量的角度就我国人口老龄化对退休金缴费负担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提出了养老金制度面临的难题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3.
我国目前庞大的老年群体经历了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时代,他们中的多数人收入和财产没有较多的积累,经济上缺乏养老的准备.尤其是数量庞大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面临诸多不利影响因素.因此通过政府财政公共资源提供养老补偿是一个必要而且可行的措施.同时,城镇企业养老保险经历了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现收现付制转向了"统帐结合"的半基金积累制,但是目前企业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较低,与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差距较大,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论证了通过公共资源对低收入老年人给以补偿的必要性,对当前我国老年低收入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4.
80多岁的李老汉终日惊恐的一件事,就是拿钥匙开门。他总是不敢出门,为了减少出门的次数,他只好减少饭量,这样就可以少买东西……他之所以把自己关起来,不是因为喜欢孤独,而是因为他患有帕金森症,只要出了门就有可能回不了家。有一次,他外出回来,  相似文献   
25.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前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北京市目前正处于人口老龄化早期的快速发展阶段。根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北京市人口分年龄、性别资料和出生、死亡等数据预测到,未来50年内,人口老龄化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2050年达到预测的最高水平,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34%,高出全国水平7个百分点。半个世纪之后,人口老龄化将会继续加重,将给社会经济带来更加明显的影响,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前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6.
中国老年人口高龄化发展前景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老年人口高龄化发展前景及其影响姜向群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本身的年龄结构并不是均衡发展的。特别是人口预期寿命有了较大幅度的延长之后。老年人口的年龄将出现较明显的结构性变动,在这种变动过程中,老年人口年龄结构不断向高龄化发展,即在全部老年...  相似文献   
27.
对我国当前推迟退休年龄之说的质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姜向群  陈艳 《人口研究》2004,28(5):69-74
随着我国老年型社会的到来和老龄化速度的加快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问题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目前我国学术界的一种观点认为 :由于我国老龄化的速度加快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 ,相应的老年人口负担加重 ,劳动力资源也必然减少 ,为此必须推迟退休年龄 ,才能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这些理由提出推迟退休年龄有失偏颇 ,就我国当前情况而言 ,全面推迟退休年龄还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28.
我国老年人社会服务及其改革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老年社会服务与老年资金保障构成了老年社会保障两个方面的内容。老年社会服务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近年来老年社会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必须向社区化发展,加大政府宏观管理力度,与经济保障相协调,与传统的家庭养老服务相结合,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9.
老年人就业或再就业问题是影响老年人生活以及老龄工作的重要方面。老年人的就业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制定有关老年人就业政策时我们应当对这些因素加以考虑。对中国城市老年人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开展研究,首先通过交叉表描述老年人就业意愿的基本特征,然后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检验各个因素的显著性。通过Logistic回归检验,发现在影响城市老年人就业意愿的诸因素中,年龄的高低、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的好坏等自身因素对就业意愿的影响是显著的;受教育水平对就业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0.
伴随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中带残存活者的数量不断增多,长期照料服务将是未来社会养老服务的重点,但学术界对老年人长期照料模式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在对过去理论文献进行梳理后对影响老年人长期照料模式选择的诸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得到结论:居家长期照料仍是老年人照料的主要模式,社区照料服务的介入非常必要;接受机构长期照料的群体主要是经济状况好、不能自理程度高、代际间亲密性弱的南方城市长期照料老年人;子女的经济支持和子女数量并不能阻碍老年人选择机构长期照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