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33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伴随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中带残存活者的数量不断增多,长期照料服务将是未来社会养老服务的重点,但学术界对老年人长期照料模式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在对过去理论文献进行梳理后对影响老年人长期照料模式选择的诸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得到结论:居家长期照料仍是老年人照料的主要模式,社区照料服务的介入非常必要;接受机构长期照料的群体主要是经济状况好、不能自理程度高、代际间亲密性弱的南方城市长期照料老年人;子女的经济支持和子女数量并不能阻碍老年人选择机构长期照料。  相似文献   
42.
老年人力资源是指老年群体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也指老年人群体所拥有的能够被社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  相似文献   
43.
对人口老龄化社会经济影响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经济影响问题研究中的某些误区和概念、理论模糊的问题 ,通过对先前文献的简要回顾 ,从基本概念和理论上分析了这些问题的症结及其原因所在 ,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4.
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家庭变迁一方面对传统家庭的养老功能提出挑战,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养老制度的缺失或不完善,也由于家庭中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老人对家庭养老的需求依旧十分强烈。利用定量和定性数据,探讨在家庭变迁和公共福利不足背景下老年社会贫困(衡量为健康欠佳、精神慰藉不足)的发生率和发生概率。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公共福利的有无、家庭形式和居住安排、子女数量和性别、子女的经济支持都作用于自评的健康水平和精神慰藉。因此,改善公共支持及服务体系、且将公共福利真正落到实处将有助于提高老人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45.
“健康老龄化”战略刍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认为,我国自70年代中期开始的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老龄化的速度快,老年人口的增量巨大,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和时间分布不平衡;在未来二三十年后我国进入老龄化高峰期时,老龄问题将集中表现出来,可能与人口问题具有同等的严重性。为此,从现在开始就要进行各种必要的准备,而“健康老龄化”将是对付人口老龄化所应采取的一项明智、乐观和有效的战略选择。文章就健康老龄化的内涵、将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必要性以及在我国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基本对策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6.
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面临历史性挑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姜向群 《人口研究》2003,27(2):61-65
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成就显著 ,已成为市场经济大变革中最重要的配套措施。然而应该看到 ,改革虽然使旧的问题得以缓解 ,但是引发了更加具有挑战性和全局性的新问题 ,牵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内资本市场的运行 ,需要制定更具有科学性的对策予以应对。1 主要改革措施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开始 ,至 90年代后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1 997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统一了缴费率、个人帐户规模和养老金计发办法1 ,标志着中国新型养老保…  相似文献   
47.
中国"未富先老"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2月23日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到2014年老龄人口将达到2亿,2026年达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形势下,“未富先老”成为我国近年来社会各界的一个普遍认同的提法,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例如,田雪原先生在2004年11月16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未富先老’:机遇与挑战”。2005年世界银行就中国未富先老问题建言中国养老体制改…  相似文献   
48.
中国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及其经济保障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老龄问题的核心是经济保障,大多数老年人经济来源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直接制约了他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采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10年的全国老年人跟踪调查数据,分析我国老年群体的生活来源构成、变化及其内部差异,指出当前老年经济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而就完善老年经济保障制度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老年人经济收入来源较少、结构单一、群体分化明显、社会保障不足。因此,提高贫困老年人的收入和保障水平,缩小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提高老年社会保障水平,促进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49.
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分析了中国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对老年人的影响,以及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医疗保险的影响,提出了旨在提倡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社会统筹,建立合理的医疗保险费用筹措机制,建立医疗费用支出的制约机制,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管机制,对低收入弱势老年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给予特殊关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