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9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68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婚姻习俗是一个民族经济、思想、宗教、文化精神的反映与折射。婚姻习俗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演变。本文从婚俗文化视角,运用观察手段,对额敏县维吾尔族婚姻习俗及其演变形式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婚礼过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2.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 ,观察和分析教育工作得出的结论。教育是由若干系统构成的有机体系和动态过程 ,系统的各构成要素之间 ,通过“合力”作用显现其功能和效果。与应试教育的封闭性系统不同 ,素质教育是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复杂系统 ,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者的关系和谐一致 ,是系统工程的内在要求。教育事业是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素质教育主张人的终身教育 ,受教育已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的事情。同时 ,素质教育也是整体性教育 ,为此 ,需要解决好 :第一 ,素质教育中的部分和整体关系。第二 ,把握好整体素质教育中的基础、中心与灵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3.
内蒙古农村牧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具一定规模,但以农牧民自发性、内部流转为主,流转行为不规范,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尚未健全,部分地区土地流转效果不显著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不仅影响着农村牧区土地规模化经营,也不利于内蒙古农牧业经营方式的合理转变。为此,应在嘎查集体组织内部优先流转的原则下,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土地流转的服务及监管体系,并通过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途径实现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04.
陈佐才作为明末清初滇西一带声名较著的遗民诗人,其交游活动甚广。考察陈佐才的诗歌及他人著述,可知其交游对象主要有知名僧人、明末遗民及隐逸文人,他们之间的交游是明末清初滇南文坛上的一段佳话,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5.
部娜 《社科纵横》2012,(5):137-138
本文从期刊编辑的知识创新、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三个维度探讨期刊编辑必备的创新意识,以期能够更加有力地推动期刊事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06.
复调思维及其构成方法——面向音乐系钢琴班的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详细阐述了音乐系钢琴班学生的复调思维发展的概念。对音乐思维和复调思维的概念进行了详细说明。复调音乐的特性成为了显著的文化现象。文章总结了成绩卓著的教师在教学中教授复调的方法。文章中提出了教授复调的逻辑方法,即通过记忆达到目标。  相似文献   
107.
藏汉女兵亲历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十七条协议》的签订,西藏人民走进了一种向往已久的新生活,其间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由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和《首批进军西藏女兵回忆录》编辑部组织编写、西藏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的《首批进军西藏的女兵们》是一部回忆文集。在这部文集中,当年的女兵们以妇女特有的细腻、敏感和视角,披露了大量真实的生活细节和客观事实,这是中国革命史和当代西藏地方史的宝贵史料,同时也具有珍贵的研究资料价值。这里,根据著作权人授权,摘编其中部分内容,分几个专题,连缀成篇,旨在从不同角度展示多彩的历史画面。  相似文献   
108.
地址:http://blog.sina.com.cn/xtmn给一场演员选秀做评委时,其中一题是让一名20岁的女孩表演三四十岁的中年女人。她在解释她为何要这样塑造人物时说:"三四十岁的女人不会像小姑娘那样挺拔,重心是下移的,人是松垮的,像我观察我妈妈时就会发现,像我们如果要在公共场合挠痒痒我们会偷偷地动作很小地挠,而我妈妈就会动作很大很粗鲁地直接挠……"  相似文献   
109.
这里是借用橡皮的特性,没有痛感和反应,反弹力好、顽固,来指那些在职场上我行我素,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于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和荣誉感的人。 他们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力度小了他根本不在乎,力度大了,他还会反弹一些不满过来。  相似文献   
110.
对《红楼梦》中习语的翻译,杨宪益先生基本上采取了"异化"手段来解决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即在译文中尽可能地体现译出语文化内涵;而霍克斯先生为了避免中英不同文化的冲撞和译入语读者的误解,采用了"归化"的手段。异译和归译是翻译过程中的两种"方法",不存在哪种译法"好"或"不好"的问题,只要译文通顺、易懂,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合适性"原则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