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6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49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354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面对不可违逆的全球化趋向,变革生存方式、揭示生命意义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人格整合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从逻辑分析的视角看,现代人格特征应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合作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62.
Joch  A 宁元中 《中文信息》1998,15(1):83-87
打长途电话肯定不会便宜,Frame relay或IP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相似文献   
63.
周敦颐的人生境界论探微宁新昌在儒家的思想中,道问学与尊德性统一,为学与做人统一。对承续这一思想的宋明新儒家来说,他们的道问学主要是对本体的探索,他们的尊德性则体现在论及人生境界。在他们那里,本体呈现的是一个本然的世界,人的思想境界则是这一本然世界的人...  相似文献   
64.
从认知取向的概念出发,论述了认知取向的基本属性及应用意义,定义了唯象认知与唯机认知,比较了这两种认知取向的特性及其在科学发展进程中的表现。还运用认知取向的概念阐述了灵感、“发散思维”和中医思维的实质,论证了东西方文化在认知取向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65.
逻辑思维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人类社会等活动的必备条件。因此,所谓“逻辑思维效率”就是指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中,所运用的逻辑规律、规则以及各种逻辑形式、方法与收到的思维效果之间的比率。大量事实表明,由于人们所接触到的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在思维方面所受到的教育、训练程度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各种思维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逻辑思维就会呈现出效率上的高低之别,进而对于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高效率的逻辑思维能够加速完成对客观对象的本质及规律的认…  相似文献   
66.
关于缔结联盟条约的问题,在全国当今的政治生活中,可说是处于地震震中的地位。这是合乎规律的。我们的社会正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而这一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国家体制、民族关系问题“缠绕”在一起的。如果不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所形成的多种关系结构作根本的改革,要想摆脱这一危机,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把这一问题撂在一边,以为随着政治和经济改革的进程它就会自行解决的想法,事实证明是不对的。而这并不仅仅是由于改革还远未完成的原故。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国家里,民族国家的问题自身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它的后果如果没有充分的估计,是很危险的。  相似文献   
67.
明清易代之后,朝鲜王国内各阶层人士中充满了"遗民"情怀,思念、效忠明王朝而排斥、鄙夷清王朝.朝鲜人的"遗民"情怀主要表现在尊明图报、攘清斥夷和黍离之悲等三个方面.朝鲜人产生"遗民"情怀的原因,除了儒家尊攘观念之外,主要还在于明朝对朝鲜的"大造"、"再造"、"东援"等"三大恩"情.朝鲜人尊明反清的"遗民"情怀直接导致了17世纪以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瓦解.  相似文献   
68.
21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西北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研究尤其如此。若要解决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一方面应知其难、明其旨、得其法、定其体;另一方面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高度重视并正确把握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研究的民族化、世界化、当代化及文化生态等问题。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