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41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9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西部大开发中的法制建设和环境优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效的制度供给是促进西部地区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措施 ,必须用法律规范西部大开发中的各种优惠政策 ,发挥税收法律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杠杆作用。要促进西部地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还必须依法优化人口环境、区域发展环境 ,加强对国土资源的科学管理 ,重视开发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62.
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治理,既是“稳疆固边”“社会安全”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安全”“边疆繁荣”发展的战略需要。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治理是全局性综合治理,尤其要强化社会安全治理。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治理的现实困境是:对边疆地区安全隐患意识缺乏警钟长鸣,对边疆地区宗教问题疏于从严治理,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存有偏差。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治理必须树立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治理的底线思维。“习惯法”治理是边疆地区安全治理的普惠举措,法治手段是边疆地区安全治理的根本手段,民族区域自治法是边疆安全治理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63.
宋才发  朱意 《南都学坛》2014,34(6):110-113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所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迫切需要健全体制机制,具体地说,应当从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二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三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保障农民在生产要素上的平等权益,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制机制,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同构筑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4.
民族博物馆文物陈列的本质及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物陈列的本质是突出民族文化展示主题。民族地方博物馆是民族文物陈列展示的主力军,文物陈列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化与感情化的过程,民族博物馆透过文物标本陈列展示彰显人文关怀。民族博物馆以丰富多彩的陈列展示方式吸引观众,陈列设计既是艺术创作更是艺术实践,民族博物馆应当高度重视文物陈展档案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65.
宋才发 《民族学刊》2012,3(5):65-70,94-95
民族博物馆亟待建立与健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体系。因此,必须抓好民族博物馆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民族博物馆绩效管理水平,提升民族博物馆管理的工作水准。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博物馆文物管理标准化建设,建立文物捐赠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保卫制度。  相似文献   
66.
对邓小平理论基本内涵及科学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 ,社会主义本质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改革开放论 ,共同支撑着邓小平理论的恢宏大厦。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 ,是着力于解决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本质论和市场经济论 ,正是构成其理论体系的主要标志。我们要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67.
文章在揭示邓小平“科技第一生产力”论断之精髓基础上, 结合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具体探讨了邓小平“科技第一生产力”论对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现代化范式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中国式现代化新理论凸显新时代的原创性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新人类学的理论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新探索创新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创新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新”,即新在中国特色和中国标准上,新在和平发展和开放共赢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独特性是由“中国式”和“新”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诠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经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过程,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超越,对人类文明形态的世界贡献上。  相似文献   
69.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中国出口贸易爬出低谷刺疼了美国政府的神经.美国、欧盟发动了针对中国全方位的贸易保护行动.着力完善国际法不成体系的WTO法规,启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是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法律防范.与此同时,我国还应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同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70.
《学习与探索》铺展了我的探索之路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宋才发《学习与探索》依靠中年、奖掖青年,紧扣时代脉搏、抓住社会热点,推出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好论文。她之所以蜚声学坛,誉满海外,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她的主持者和编辑们素有强烈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