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文章将"弹性系数"的概念引入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分析,提出了"钢铁产业集中度弹性系数"指标,对原有产业集中度指标进行了改进.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合理界定了我国钢铁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2.
汽车百年     
崔巍 《经营管理者》2007,(5):108-108
<正>一百年不过弹指一瞬。但汽车发展的一百年却如长虹贯日,划破时空,将人类文明进程高速推进,让人类的科技发展跨入新纪元,而人类文明的火把从此更加光彩照人!从扭可门发明了蒸气机到瓦特改进蒸气机,工业文明揭开近代史发展的帷幕。从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内燃机车到汽车之父福特实现汽车生产流水线作业,汽车鸣着喇叭进入全球大街小巷,成为人类世界全新一员。于是  相似文献   
13.
十年来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世源  崔巍 《学术界》2006,(2):249-256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保护主义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大“痼疾”,学术界就地方保护主义进行了广泛探讨。在地方保护主义与地方主义的关系、地方保护主义的特点、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地方保护主义产生和蔓延的根源以及遏制地方保护主义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本文试图对近十年来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研究成果做一综述,以期进一步推动这方面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4.
崔巍 《城市》2010,(4):6-11
一、经济周期的阶段判断、中国特性与核心结构矛盾 (一)经济周期性四阶段、危机九段落与末期一般特征 资本经济危机重复出现具有周期性,萧条、复苏、高涨、危机使资本经济的发展波动明显,而危机阶段又明显地表现为九个段落,这是资本经济生产方式的必然表现。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增长需要在国际通行思路和做法的基础上建立以提高中国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长效机制,并根据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生产技术水平和外部环境,因地制宜进行结构分区指导,确定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减少盲目性和趋同性,形成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6.
在建项目的成本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价值工程理论的角度澄清了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概念,阐述了基于任务分解结构的工程实施阶段成本控制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崔巍 《东方论坛》2008,(6):82-87,94
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理论,其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的作用.但发达国家理论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的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分析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并以此指导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崔巍 《天府新论》2007,(6):34-38
半个多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理论并没有突破古典经济学的范畴,而是仅就某些具体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因此,不可能超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济增长存在要素关系模型的创立,建立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与发达国家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及模型的再研究基础上,是从整个大的社会经济着眼,从具体经济领域着手,从生产力构成、生产关系构成、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建立科学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既然是基本而不是全要素,就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提炼丰富;生产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生产关系要素对生产力的影响程度也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9.
20.
崔巍 《城市》2006,(1):66-69
一、房地产市场的三大经济主体 房地产市场上活跃着相互作用的三类产权独立的经济主体,即家庭、企业和政府.家庭以买者(消费者)的身份,心怀不同预期(投资或消费)进入市场;企业以卖者(投资者)的身份,以获取最大利润(剩余价值)为目的进入市场;政府则以市场管理调控者的身份进入市场.家庭当期实际购买(一般为一年)的总和构成住房市场的总需求;当期建成房屋为住房市场的总供给(不需要实际卖出);而政府一般不能允许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年增长率超过10%,更不能容忍因此而引发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