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新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中国在未来新时期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与环保技术、空间海洋技术;继续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联,创建节约型社会,强调“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及综合利用”;要着力推进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2.
常修泽 《学术交流》2006,(12):53-57
物权是现代产权体系的基础。“物权法”牵涉一个具体的实务性问题,即应收账款可否作为担保向银行贷款。基于对企业发展、金融创新和经济安全的综合考虑,笔者倾向于将“‘应收账款’作担保”列入法案。因为:从理论角度分析,“应收账款”符合作为抵押的财产条件;从现实角度分析,虽然现行法律未明确“应收账款”可以作为抵押物,但已有规章性规定并进入实际运作。并且,它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都允许以“应收账款”作为担保。我国将“应收账款”作担保列入法案,有利于健全动产担保物权制度,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必将促进金融效率的提高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全球角度看,中国在转轨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些是与世界其他转轨国家相同的,有些是其他转轨国家所没有的,还有一些问题是带有世界关联性的。基于此,作者以老子《道德经》中的"知常容,容乃公"思想为基础,从制度文明的角度,论证了"包容性体制创新"的理论观点。"包容性体制创新"这一新命题,涉及的是制度经济学领域的相关问题,其实质是在认识并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性"胸怀寻求公平正义,通过构建更大范围和更高境界的制度治理框架,来促进包括中国在内的转轨国家的制度创新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按照"包容性体制创新"的思想,该文提出构建三个制度文明"大屋顶"的设想:其一,整合各种改革力量,在"市场化和社会公平双线均衡"的基础上,构建中国改革的制度文明"大屋顶";其二,包容两岸和平发展的力量,在理性务实的基础上,构建两岸共同"聚兴中华"的制度文明"大屋顶";其三,吸收西方和东方文明的精华,在多元文明交融的基础上,构建当代"新普世文明"的制度文明"大屋顶"。"包容性体制创新"需逐步实施,其中第一个"大屋顶"的实施,重在建立四个制度支柱:(1)产权体制创新:包容"国有"与"民营";(2)分配体制创新:包容"国富"与"民富";(3)可持续发展体制创新:包容"天"、"地"与"人";(4)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包容"民生"与"民主"。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权贵"和"民粹"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14.
常修泽 《学术界》2023,(12):124-128
中国的对外开放具有四个方面的特性。第一是地域上的协调性,这既与对国内政治形势的把握有关,也有实施国际战略的考量。第二是开放对象上的全球性,即中国的开放范围是全方位的,也是有针对性的。第三是对改革进程的倒逼性,我们要学会利用对外开放的倒逼性推进自身改革的进程。第四是开放的递进性,一方面表现在由“五个流”的政策性开放向“制度型开放”递进,另一方面表现在制度型开放本身也有一个递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时期,中国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趋势,如何认清未来几年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分析存在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形成对重大问题的共识,这对于各地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意义重大.借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常修泽教授(以下简称常)莅临广东省中山市,讨论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的机会,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丁凯同志(以下简称丁)围绕"十二五"规划的若干重大问题向常修泽教授作了访谈.  相似文献   
16.
17.
珠三角改革发展若干重要问题——常修泽教授访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者:常教授,您好!最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国家对广东和珠三角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其政策效应和聚合作用将得到强烈的释放.  相似文献   
18.
<正>把"包容性体制"贯穿到改革中"在两个鸡蛋上跳舞",这句拉美谚语很有哲理,强调的是办事要掌握平衡点,这能够很好地表达在新阶段改革中的"均衡运作"思想。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就是把握公正化和市场化之间的均衡。实事求是地说,市场经济有局限性,甚至是有缺陷的。但  相似文献   
19.
天地人产权论——当代人的发展多维产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人类正面临着资源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一些国家"超低劳动力成本"引发的矛盾也在触及"人"的尊严底线.文章基于"人的发展多维产权论",围绕当代人的生存发展这一主题,就"天"(环境产权)、"地"(资源产权)、"人"(人力产权)及其耦合问题进行探讨:(1)环境领域存在"产权缺失".理论探讨表明,建立环境产权制度具有客观依据.其制度框架为"三大支柱",即环境产权界定、交易和保护制度,同时在顶层实现产权路线与技术路线、结构路线、规制路线的整体协调.(2)资源领域存在"产权残缺".按照作者"广义产权论"的"多权能"要义,应重点完善"五项权能",即农民土地经营的流转权、林地经营权和林木转让权、矿产资源的探矿权和采矿权、水资源产权、海洋"用益物权".(3)人力产权是以人为"本体"的产权,重点是劳动力产权、管理产权和技术产权.应确立人力产权拥有者在经济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寻求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资本的通道,建立金三角制度结构.(4)"天-地-人"产权关系具有内在耦合性.论文就如何发挥"天-地-人"产权在科学发展、体制改革以及社会管理和创新中的耦合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常修泽  宋宏 《学术界》2005,(1):32-40
当今中国正处于"黄金发展"与"社会矛盾凸显"交织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究竟要不要推进,又应该如何推进?访谈录提出,必须打破改革的"胶着"状态,正确处理改革面对的三种力量,以利益关系的调整为切入点,以政府转型为关节点,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支撑点,着力在这三方面突破,从而加快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