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4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作为代理制度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表见代理制度体现了维护交易安全,保护善意无过失相对人利益的立法思想。从表见代理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入手,就权利内质、权利外观和权利平衡的角度对表见代理的三个要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实践中表见代理的举证责任及其认定问题,指出该制度在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秩序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流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末期以后,逐渐走下坡路。这一学派之所以有较大的影响,是因为它的学说对现代资本主义进行了剖析,对人们重新认识异化世界有启发。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中心是文化批判,这一理论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也是很复杂的,其中有不少值得借鉴的东西。但在当代,他们的错误观点尤其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他们的思想理论进行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23.
歌德和席勒生活在同一时代,而且是要好的朋友,但他们的美学主张却不相同,前者主张现实主义,后者则向往浪漫主义。恩格斯在谈到歌德和席勒时说:“歌德过于博学,天性过于活跃,过于富有血肉,因此不能像席勒那样逃向康德的理想来摆脱鄙俗气;他过于敏锐,因此不能不看到这种逃跑归根到底不过是以夸张的庸俗气来代替平凡的庸俗气。他的气  相似文献   
24.
25.
近年来,随着国内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管理方面渐渐的也暴漏出一些问题。笔者通过本文就部分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6.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况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针对当前高职校学生班级团体中普遍存在的凝聚力较差、归属感缺乏、理想信念淡薄等问题,本文探讨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引入团体心理辅导,对建设和谐的班集体、促进学生个体与班级团体的共同成长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病( CIN)的预防作用及其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入选在本院心内科行PCI手术的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41例)、大剂量组(41例)。两组分别予PCI术前48小时开始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20 mg口服,比较两组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结果大剂量组CIN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可降低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术前及术后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进而降低CIN发生率。  相似文献   
28.
试论招投标工作的几个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招投标工作的几个关键环节阮连法张凌招标投标是商品经济中的一种交易方式,它的特点是唯一的买主设定标的,招请若干个卖主,通过秘密报价进行竞争,从中选择优胜者与之达成协议,然后按协议实现标的。我国从1981年7月深圳国际商业大厦工程试行招投标初见成效以...  相似文献   
29.
乌托邦,在法兰克福学派——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里,赋予了无限的褒义,马克思主义批判乌托邦,他们却高举乌托邦的旗帜。他们被资本主义的复杂矛盾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困难、曲折弄晕了头,以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革命应该从科学退回到乌托邦。因此,他们的美学主张与思想路线是取同一步调的。  相似文献   
30.
尤金·奥尼尔的剧作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以中国传统文学审美来观照和以美国文化和西方传统美学来评价,都是出自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一过程也见证了中国文学审美价值的转变、美学领域的拓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