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16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1.
本文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对T.S.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进行了新的解析。作者首先通过分析诗中主人公的身份、地位和口气的变化,指出诗人有意识地对传统的抒情主体作了一番自我消解,让主体在自身的分裂之中形成自身,在话语的延展中构成自身,介于存在与非存在之间。其次,通过分析诗中出现的他者话语,指出它们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彼此之间构成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形成众声喧哗的局面,从而使整首诗从独白型转为复调型。最后,作者从结构上进行了分析,指出全诗对应于四季更替的仪式,各色人等相继出现,各种不可调和的对立的因素在诗中同时展现,体现了一种狂欢化的仪式冲动。  相似文献   
22.
1839—1858年美国在西北太平洋地区进行经济扩张的重要特点是充分利用鸦片战争和克里米亚战争所造成的国际环境,以中立者的身份,几乎垄断了该地区的贸易;利用英法火中取栗之策迫使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获得了比英国更多的经济权益;利用英俄忙于克里米亚战争之机和鸦片战争的影响,打开了日本的大门和市场。一斑可窥全豹,善于利用国际环境是美国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3.
14-17世纪,以枟曼德维尔游记枠、枟坎特伯雷故事集枠和枟天路历程枠为代表的三个朝圣文本,建构了一个从西方到东方、从本土到异域、从内心世界到外部世界的立体的朝圣-旅行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东方的圣地与异域的奇迹互相并置,基督教的世界观与异教的信仰互为镜像,虔诚的宗教信念与粗鄙的世俗欲望互相交织,形成一个源远流长的叙事传统。近代英国的旅行文学正是在这个朝圣传统的影响下逐渐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空间想象、主体性意识、跨文化交往原则,以及相应的叙事策略和结构模式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朝圣文学是英国乃至欧洲旅行文学之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24.
D.H.劳伦斯的意大利游记以一种比他在小说、故事和诗歌中更随意,更无拘无束的方式,显示了作家对机械工业时代的批判和对自由生命状态的向往.与此同时,这些旅行书也显示了自中世纪以来一直贯穿整个近代英国文学传统的"朝圣者的灵魂"对自我和他者的追寻.通过意大利-撒丁岛-伊特鲁利亚之旅,作家不仅发现了意大利的地之灵、撒丁岛的海之魂和伊特鲁利亚人遗存的生命精神,也重新发现了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25.
An overview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is necessary for a discussion of the genesis and transmission of classical literary works at the Renaissance. For the most writers and poets of the age, they have to face the restriction of four relationships such as between the tradition and originality, Latin and national languages, elite and mass, individual expression and market acceptation. The masters who created the classical literal works were not those who never care others’ reviews, but those who take the role restricted by their cultural context consciously and keep a dynamical balance among the above four relationships. Thus, a classic is not a transcendental existence as a specter, rather a result of building gradually during the process of canonization  相似文献   
26.
吕进的诗学话语体系中体现着鲜明的“诗话”特征,主要体现为以感悟为基础的诗性言说、象喻式批评的话语方式、类概念的范式策略、“以少总多”的学术笔法等几方面.这种“诗话”特征既赋予了吕进诗学话语独特的学术品位和理论个性,使他在中国现代诗学领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也给中国现代诗学话语的学术发展和理论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7.
近代中国关于城市工业的系统调查比较少见。南开经济学人倡导"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宗旨,为促进中国经济学的本土化,较早从学理的角度对天津城市工业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提出了具有本土特性的工业化理论,推动了经济学的中国化进程。南开经济学人的城市工业调查开近代中国经济学实证研究之先河,对南开经济学人的学术思想亦产生了极大影响,成为留美经济学人本土化进程的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28.
英国旅行文学与现代情感结构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8世纪的英国处在贵族精英与中产阶级同时并存、海外冒险与殖民开拓齐头并进、大陆旅行与国内旅游互相促进的年代。在旅行文学的影响下,启蒙时代英国人的'情感结构'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从注重平衡对称的古典美学理念转而强调崇高和宏伟的情感体验,从理性至上的态度转而注重感伤主义和情感主义。持续不断的旅行刺激了文化感受力的复苏,激发了旅行主体的移情能力,使其获得了替代性经历,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通过时空的转换,旅行主体持续不断地躲避着固定的身份和定义,持续不断地发现自我和确认自我。'情感结构'中出现的这种主体性倾向,在此后的浪漫主义思潮中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9.
诗歌作为一种艺术样式 ,有自身的艺术规律。诗人在创作时应懂得诗的艺术规律 ,有强烈的文体意识。中国新诗自诞生以来 ,至今缺乏明确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标准 ,许多诗人的文体意识不强 ,诗歌作品缺乏诗质。诗体重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0.
任何真正成熟的科学都有自己一套基本原理,它是基本的规律,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一门科学的原理、规律、法则等就是由其特有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构成的体系。风格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经过学者们的长期探讨,它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概念和范畴,并用相应的专门术语来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