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16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汉族人名很注重表现性差,结合着汉字的音形义特点,尤其突出了女性“芳名”的性别特点.有关“芳名”的调查表明,女性名字性差的表现不但具有民族文化、心理的特点,而且在语用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32.
本文探讨一个新的学术问题,即1500年以来金银对太平洋世界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在传说中的日本的黄金诱惑下,欧洲文明从东、西两路侵入太平洋世界,使美大地区发生了自印第安人由亚洲进入美洲以来的第一次巨变,并为太平洋世界的持续演变准备了条件。西班牙统治时期美太地区的白银构成了横贯太平洋的“银桥”,使亚太、美太地区在经济上首次携手,同时带来了人员和宗教方面的交往。19世纪美太和南太地区三处金矿的发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开发,使它们由狩猎时代跃入了工业革命时代。金矿引起的三大淘金狂则密切了太平洋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使移民的规模扩大、贸易关系加强,并加速使美国成为太平洋强国,从而对太平洋国家的历史进桯和太平洋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3.
34.
文章从悲剧这个剧种的本质特征及其相关的贵族文化意识出发,对《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复仇行动的延宕问题作了新的解读,认为哈姆雷特内心深处有着极其浓厚的贵族文化意识,他试图为自己的复仇行动找到一个与其王子身份和贵族意识相称的公开的、仪式化的机会,但始终未能找到。这也是他一直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最终造成玉石俱焚的悲剧结局根本原因。但是,从诗性正义的角度看,哈氏最终还是完成了他为自己设定的复仇大业,既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完成了父王的遗愿,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重建了被他的叔父颠倒了的伦理秩序和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35.
身体话语是陈陟云诗歌构造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美学成分。诗人通过身体的言说来呈现自我的情绪波澜和灵魂悸动,并以身体为隐喻来揭示当下社会个体存在的历史面貌。可以说,身体话语与身体言说一定程度上成为窥探陈陟云诗歌所蕴藏的丰富生命内涵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36.
初中功课结束后,必须对三年来所学内容进行梳理、系统复习,中考英语复习不只是知识的复习,课文、词汇和语法的单纯复现,而要从语言学习的整体角度出发,复习基础知识,精练,巧练,练中点拨,增强语感,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37.
张洪兴的《绿逝》以其陌生化效果、极富控制力的笔调和近乎原生态的语言,刻意进行一种新的文学式样——乡村视野中的环境生态文学的全面深入与拓展。以往的评论多认为《绿逝》是平常意义上的乡村经验之崭新表达,实际上,这部小说应是当代乡村环境生态文学的代表之作。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从北太平洋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中国问题,提出了与传统看法不同的新观点,即在17世纪中、西文明的首次较量中,中国呈现开放倾向,而非闭关自守。文章着重探讨了官方和民间的态度,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经济方面,东南沿海民间势力克服了国内外障碍,顽强的向海上发展,进行积极的贸易竞争。中国政府也逐步从海禁转向开港,从事对外贸易。宗教、文化方面,朝廷开明派和民间势力对西方宗教不但不排斥,还以礼相待,并且有选择地吸收、利用西方先进文化。文章最后提出:17世纪中国官方和民间两股积极势力互相对立,未能形成一股与外部世界竞争的合力,是18世纪中国转向闭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9.
本文在作者<语言风格学>有关风格学史概述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中国现代史上语言风格论的源流和相互影响,提出了"中国现代语言风格学史"分期的初步构想,为编撰此类教材和专著勾画了一个轮廓.  相似文献   
40.
浸礼会传教士在义和团运动中受到保护,但教产与教徒均遭受重创。义和团运动后,浸礼会在相对稳定的传教环境下,转变传教策略,逐渐扩大传教区域;开办的新式教育日趋得到民众认同,开始走向正规化与高等化,开始将医疗工作作为传教重要手段,专门派遣医学传教士,建设正规化的医院,开展医学教育以培养中国医生与护士,实现从救灵到疗身的转变,医院世俗化趋势加强。浸礼会传教士在华推行普世之爱的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虽然带有传播宗教的功利动机,但却给中国带来了合乎时代进步要求的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