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16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7 毫秒
91.
美日的亚太经济战略和政策、两国双边贸易失衡和国际形势是影响亚太经济中美日关系的三种主要因素。其中第一种因素起决定作用,后两种起重要作用。这三种因素相互影响而变化,最后共同作用于美日关系。  相似文献   
92.
张德明 《浙江学刊》2002,(1):213-218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当代西方文化批评的源流和社会功能 ,认为西方文化批评与近代资本主义同源共生 ,并顺应现代和后现代状况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存在形态和探索主题。其主要目标是在主流话语与非主流话语之间建立起一种对话关系 ,以使各种社会能量的流动得以通畅 ,各个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对立和紧张得以缓解或消除。本文还联系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对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批评流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3.
马培松是四川非常出色的青年诗人,作品多次在《诗刊》、《星星》、美国《新大陆》发表并被多家刊物转载。对他的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在当代诗歌领域所作的突出成就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并特别指出他在诗歌中对现实人生情怀的真情抒写,具有极其深刻的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94.
加勒比狂欢节起源于殖民种植园这个特殊的文化空间,在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种植园主与奴隶、秩序与混沌等多种对立因素之间的冲突、斗争、商讨和妥协中产生。对于加勒比作家来说,狂欢化是一种想象历史、重述历史、并赋予历史以新的意义和价值的一种方式。狂欢节(以及狂欢精神的其他许多方面)给加勒比作家提供了一种将大众变成人民,探索为自由而斗争、肯定自己道路的意义的工具。加勒比狂欢节既唤醒了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加勒比各族群的民族记忆和族裔身份意识,也促进了一种新的、混杂的本土身份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95.
96.
当代欧美文学对现代性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文学叙事与现代性展开的关系上。因为现代性的展开既是一个历史事件、一种现实进程,也是一个文本事件、一种话语建构。在现代性展开过程中,文学叙事既发挥了建构新现实的功能,又在其参与建构的现实的挤压、制约和影响下,改变了自己的存在形态和整体格局。换言之,现代性进程和文学叙事之间有着一种平行展开、互为因果、互相纠结、互相影响的共生关系。其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7.
17世纪英国女作家阿芙拉·贝恩的《奥鲁诺克》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旅行小说,作家以欧洲的罗曼司和民族志为叙事模式,创造出英国乃至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高贵的野蛮人的文学形象。小说涉及的一系列前瞻性问题,诸如西方现代性的展开、帝国地理空间的扩张、不同民族和文化间的交往,以及文明/野蛮、主人/奴隶、自我/他者、“新异”美学的建构等,在我们这个跨文化交往时代里,有着持续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8.
新发掘的资料揭示,新东亚地区主义产生的原因有三:战后、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亚地区经济和经济关系的快速发展使东亚诸国日益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联合体,为新东亚地区主义的产生准备了肥沃的土壤;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谈判的超缓慢进程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把持着提出议程的话语权,以及欧盟和北美经济集团的不断壮大,成...  相似文献   
99.
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由《中国时报》的《人间》副刊首先倡导,台湾文坛上出现了一股“报导文学热”,还不断进行评奖,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那么,台湾为什么会出现这段报导文学的繁荣时期?台湾对报导文学的认识如何?它的功用、特征是什么?它属于什么范畴?指导创作的理论是什么?过去的几年中,在台湾的新闻界、文学界以及高等院校中,对这些问题曾展开过热烈的讨论。研究和探讨这些理论,对了解台湾报导文学的历史与发展,是不无益处的。  相似文献   
1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当代诗坛兴起并持续生长、颇具活力的“打工诗歌”,由于真实而生动地录述了农民进城做工谋生的历史场面,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折射出时代的踪影与社会的脉络,从而体现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审美风貌和人文存在。从诗歌的生成理路来观照,我们不难发现,“打工诗歌”其实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言说方式,有较为稳定的话语谱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