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7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对影响城市各项功能正常发挥、危害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各种破坏城市公共安全的威胁因素起到预警、制约以至根除的作用,其作用是保障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并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成为现代城市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就是要将其建立在危机管理概念之上,建立在综合的管理基础之上,建立在法治行政基础之上,建立在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2.
陆学是在综合儒、道、释特别是禅宗思想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它的本体论思想明显受到了禅宗本体论的启发,但是它又不同于禅宗本体论,它仍属于儒学范畴,儒家学说始终是陆九渊学说的核心、中心,是体,禅宗一直是陆九渊学说的外壳、外层,是用,陆九渊学说的这种“儒体禅用”的实际状况,使得其显现出近禅不是禅而是儒学的本来面目,是吸收了佛禅思想的儒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公务员考核是指国家主管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公务员的工作表现和工作实绩进行考察的行政组织活动。它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是评价和激励公务员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和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论述了我国公务员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欧美发达国家公务员考核体系的经验及完善我国公务员考核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针对学术界对太极哲学党性认识的混乱,在简要探讨了太极以及太极与易、太极与道的关系后提出,由于中国哲学思维特点不同于西方,故对太极的哲学党性界定,不能用习惯的思维定势笼统圈划,而应坚持具体、据实分析的原则,也因而决定了太极哲学党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而提出要构建由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体系。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发挥工会等各类社会团体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工会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并强化其法律保障,不仅是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强与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相对有限之间矛盾的现实需求,也符合《环境保护法》的根本精神,更是实现生态领域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其本质是社会自我规制,其根本目的是构建“内生动力型”环境守法机制。为更好地发挥工会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应采用助推机制,即构建对于用人单位和职工而言激励相容的机制,并由国家为其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福利国家具有作为国家目标的福利国家、作为补助国家的福利国家与作为规制国家的福利国家三层含义。它们分别对应于福利政策、再分配机制与规制架构。就福利政策来说,日本具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官僚机构,而其社会民主性却较微弱;就再分配机制来说,日本具有社会支出水平较低、公共事业支出较高的特点;就规制架构来说,日本的 社会规制微弱,经济规制强大。  相似文献   
17.
德国养老保险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的养老保险体系由国家法定保险、企业养老保险福利与个人补充养老保险组成。而在目前情况下,补充养老保险的功能日益突出,但是它在设定义务、方式结构等基本方面仍存在着不足。通过以德国国家养老保险体系部分私有化为对象,剖析了德国补充性私人养老保障机制的构建,并对德国在养老保险措施中诸如监督机制、支付不足防范机制等保障机制加以具体论述。最后就该体系的运作机制进行经验总结分析,给中国的相关制度以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韦伯的观点,在现代社会中,科层制不可避免地要扩大。科层制权威是处理大规模社会系统管理要求的唯一方式。为了处理日趋复杂的事务,有必要发展控制与管理的系统。科层制的出现是对这些需求的理性化与高效率反应的结果。然而,正像人们将要看到的,韦伯也相信科层制显露出了许多缺点。后世学者对其做出了不同的回应。尽管如此,科层制所蕴含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本质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国等国家以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法为核心构建低碳法律制度体系的做法,对我国低碳法制建设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我国现行能源、环境法律制度并不足以有效推动低碳发展。我国构建低碳法律制度体系的最优路径是制定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其中要设置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碳定价、碳排放标准、立法后评价等制度,在立法技术上要注意温室气体排放与其他环境问题的协同化解,并且要注意降低企业的守法难度和成本。我国构建低碳法律制度体系的次优路径是修改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在其中增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美国联邦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监管及其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美国联邦尚未制定专门立法来规制温室气体排放,但"马萨诸塞州诉美国环保署"案奠定了EPA依据《清洁空气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基于该判决,EPA先后颁布了针对移动源的危害调查报告和尾气管道规则等以及针对固定源的时限规则和剪裁规则等。在"美国电力公司诉康涅狄格州"案的判决中,联邦最高法院否定了依据美国联邦普通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做法,巩固了推动EPA依据《清洁空气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路径。"负责任的监管联盟诉美国环保署"案的判决则再次夯实了EPA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做法。美国联邦层面在《清洁空气法》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制度轮廓已然形成。这既是重大突破,又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