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7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从心理、学业两方面分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提出把握思想倾向、占领网络阵地、加快校园文化网络建设、加强正面引导、奏响“主旋律”、培养大学生网上自教自律的能力、完善网络规范、保护大学生心理及行为安全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3.
本文对《教育学》教学模式问题进行了思考 ,提出了教学模式的科学化问题  相似文献   
34.
着重对广泛存在的绿色经济的现象进行理论探讨 ,指出环境问题是由不当的发展方式引起的 ,也只能由发展方式的转变来解决 ,绿色经济实现了发展模式的转变。绿色经济同传统经济模式有着 4个方面的质的区别。提出了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 4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5.
郭树清在做官之前,原本是个学者。自1980年以来,他在宏观经济学、比较经济体制领域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包括合著、主编)13部,曾两度荣获孙冶方经济学奖。20世纪80年代中期,博士毕业的郭树清得以有机会与吴敬琏、周小川、楼继伟、李剑阁等人一起工作,被称为整体改革论者。1988年5月,由他们共同完成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整体设计》出炉,受到国务院高层重视。  相似文献   
36.
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福建做到"低碳"和"经济"双赢,甚至可以说是低碳、经济和社会三赢。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福建省在能源结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金和技术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但与此同时,在减排空间、后发优势和森林资源丰富等方面,福建省也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因此,福建省应该从优化能源结构、着重发展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及其设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发挥森林资源丰富的特点,提高碳汇能力等方面入手,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37.
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循环经济在本质内容上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循环经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经济模式;和谐社会的构建又可以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科技支撑。基于这样的认识,文章提出以循环经济网络体系为切入点,促进和谐社会与循环经济协同共进的观点与思路。  相似文献   
38.
当代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霞 《中州学刊》2005,(3):129-131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积极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经与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总体上来讲,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只有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价,特别是对大学生思想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才能统一思想,树立信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9.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树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发展观。本文以永春芦柑产业为例,阐述了永春芦柑产业市场的开拓,探讨了永春芦柑发展面临的市场困境,提出了市场建设是引导永春芦柑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龙头的前提。  相似文献   
40.
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城乡之间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说明了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性;论证了协调城乡协调发现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最后指出了协调城乡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需要对导致城乡不协调的体制进行综合改革,需要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并区分了公平待遇与反哺农业,需要政府的主导和城乡互动、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