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正>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颂歌消失了,悲歌也消失了,近代文化舞台上的幕后诅咒的咒语沸沸扬扬:海德格尔诅咒虚无,萨特诅咒厌恶,卡夫卡、加缪诅咒荒谬绝伦……终于,这场诅咒迎来了— 人类心灵上空的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一个惊叹号,如同从天空降下的一滴水,“叮咚”一声落向日本的生存空间……第三天,又降下了一滴……人类对自己的一切创造品都编  相似文献   
22.
目前在文化比较研究中存在着一种重对立、轻同一的倾向 ,甚至于把对立绝对化。这一倾向会导致文化多元论 ,导致文化的非本质主义 ,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 ,在此倾向的主导下 ,文化比较研究缺失了科学前提 ,存在着诸多标新立异、自立山头的现象 ,陷入到了互相隔绝、各自为战的状态 ,偏离了交流、融汇、整合的方向。若容此长期存在 ,则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学做出理论贡献就是一句空话。因此 ,在文化学和文化比较研究领域进行拨乱反正 ,树立文化一元论 ,是一项紧迫的课题和任务。从哲学意义而言 ,文化学的本质是人的文化 ,从而文化学只有一种 ,即人的文化学 (所有人的文化学 )。文化一元论的理念与“全球一体化”的社会实践相伴随而生 ,已经成为一面革命性的旗帜 ,将引导全人类为最终走到一起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23.
师者之境界     
教师是对社会上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称呼。不称从事教的人为教者或教民,而在教后面置“师”字称为“教师”,以与普通的“人”或“民”区分开,是整个社会对教者特意的、专属的尊称。“师道尊严”与“王道尊严”和“父道尊严”并列为三大尊严,而“师道尊严”的产生并不具有先天的社会条件,而是建立在“师者”具有知识丰富、精神高贵、智慧宽广深厚和风范优雅适度的前提下。同样作为师者,存在着教学能力上的层次之分,由低到高可以形象地划分为东西境界、房子境界、院子境界、田野境界、正反境界等五个层次。师者应该在做人、认识、教育三方面提高自己,以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尽量地上升到高层次的境界,以对得起“师”的尊称。  相似文献   
24.
北京大学改革成为 2 0 0 3年引起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关注和热烈讨论的一件大事 ,北京大学提出要建世界一流大学 ,这无疑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目标 ,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的追求 ,为此而进行办学体制改革 ,显然从宏观角度而言 ,是值得我们社会普遍赞赏和肯定的。这一事件对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改革进程、对于推动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与世界高等教育先进办学体制的接轨 ,无疑都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和启发价值。为此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邀请一些青年学者就此进行严肃的学术讨论。任何改革 ,都首先建立在一定的对现实的批判上 ,建立在对现实正反两面的分析上。以下一组文章中 ,刘庆昌先生从学者化的角度进行了正反分析 ,严春友先生从概念的准确度进行了正反分析 ,田畔先生从改革程序的合理性上进行了正反分析 ,李纪兵先生从办学传统的角度进行了正反分析 ,张进峰先生从目标的现实性上进行了正反分析。我们相信 ,以上不同角度的正反分析 ,都有利于北京大学改革的深入和改革的成功。我们也欢迎其他学者就北大改革发表自己的学术意见。  相似文献   
25.
古典本体论是一种把世界严格地格式化为1的理论,是人把自己人性中的受动性一面发挥到了极致的思想认识。因为将生命的意识抽入到"本体",也必然是意识与存在同一论。因为消灭了人之生命的内在独特性,而把人生的绝对价值外化了,从而必然导致外在于生命的绝对价值体系。老子是秩序论者,并不是古典本体论者。老子所处的时代,中国社会已经越过了受动性思想占主流的时代,主动性文化的特征已经相当发达,以至于老子要创造一个思想体系来批判和扭转,这正是老子思想在其时的价值和寻找老子思想现代启示的根据。在古典本体论之前存在着多种哲学认识形态,把古典本体论作为哲学的开端是狭隘的。从生命的能力、行为层面来说,人的超越有限指向无限的思维———"玄思",才是"哲"的本义,理解了"什么是哲","什么是哲学"的问题才能破解。人性除了受动性一面,还有主动性一面及自动性一面,哲学思维与科学思维只有讲求人性的三个层面,才能完整地认识人自身,完整地对待人和实现人,学术探索才可能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创造出完整的福音。  相似文献   
26.
由于受一元化的哲学理论思维的影响,自古以来哲学一直陷入在一元论的困境之中,哲学史变成了一元论的批判史、变革史、替代史、转向史,哲学也不可避免地给人呈现的是其言语不真、不实、不定的面貌。哲学研究必须转变理论思维方式才能改善哲学研究的难为处境。在确定服务于人的生活为理论研究目的的前提下,哲学理论思维应该超越一元化思维而采取三元化思维的路径,从而建立“个体、家庭、群体”的三元生命观、三元人观和三元价值观。三元价值观的建立,为价值论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可以避免人们在一元价值观和二元价值观面前的迷制,为理论联通生活开辟了较为切实可行的道路,这正是我们今天的价值论研究所迫切需要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27.
<正> 一、概念问题 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本质是两岸政治的统一。两种政治制度要一致或达成融解。 中国的分裂除外来的侵略因素以外,内部的因素则是因为中国现代民主制度的发展所使然。内部的因素决定了中国现代分裂的具体进程。正好中国具有这样一种地理条件,台湾与大陆的战略攻守平衡。  相似文献   
28.
毛泽东是中国 2 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 ,也是中华民族两千年以来最为出众的领导人 ,其建立的丰功伟绩 ,一方面得益于 2 0世纪巨大的社会历史变革机遇 ,另一方面得益于其自身独特而强大的人格。其人格的形成离不开个人的天赋和努力 ,更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家庭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等外因的促进和培育。伴随毛泽东伟大人格的形成 ,产生了许多伟大的诗词作品。毛泽东的人格决定了毛泽东的诗作 ,毛泽东的诗作折射和显露出毛泽东的人格。毛泽东的人格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的瑰宝 ,毛泽东的诗作也是中国文化长河中文学艺术领域的瑰宝。对毛泽东人格和诗词的剖析和解析 ,对于我们更真切地理解 1 9世纪到 2 0世纪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的历史内涵 ,有着积极的和独特的意义。毛泽东独特而伟大的人格与诗词作品 ,也为现代人才学和现代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良好的个案。  相似文献   
29.
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日益深入,厘清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效应对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TVP-SV-VA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将前沿的经济在险增长研究框架引入资本账户双向开放的经济效益研究中,从金融稳定的视角深入探讨资本账户双向开放对长期经济平衡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1)随着资本账户流入与流出的非同步开放,流入开放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小,而资本账户流出开放成为打通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促进机制的关键点;(2)双向资本账户开放会导致金融稳定性下降,但金融稳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没有特定的模式;(3)资本账户双向开放对经济增长下行风险具有正向的直接影响,但会通过降低金融稳定性间接地加剧经济增长下行风险,且后者的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