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3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科技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对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科技文化与社会文明具有的共同元素“真、善、美”分析入手,探讨了科技文化对社会文明建设推动价值的三个方面:科技文化决定社会文明的发展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水平,并提出了科技文化推动社会文明建设路径的两个步骤:科技文化的传播与普及以及科技文化的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22.
共享发展是指主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就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态度、发展方式、发展行动等达成协调一致,共同创造出富足充裕的成果并共同享有,以满足主体自身的多层次、多样性需求,获得愉悦美好的共享体验和感觉。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是马克思、恩格斯“自由人联合体”设想在当代中国的生动阐释和具体展现;是中国共产党兑现历史承诺,开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关键,也是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要着力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在对湖南高校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其转化率低的原因,从而提出建立一种新型的科技一经济活动模式,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24.
社会发展视野下的技术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创新应该是以促进经济增长为中心 ,以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和社会生态的和谐有序为目标 ,但传统技术创新观是一种单一经济发展观 ,不利于社会、经济与生态的相互协调。长此下去将造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障碍。本文试图从可持续发展角度重新审视技术创新 ,探讨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模式 ,即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 ,并对此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5.
论生态危机的四种根源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危机的根源众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即市场根源、认识根源、科技根源和政治根源.主要从市场的成本分摊性、人类中心论、科技异化以及政治对致毁性技术应用的加速作用分别对上述四种根源及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6.
从价值观的嬗变看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危机本质上也是一种价值观危机,技术创新的传统价值观在当代种种现实问题面前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合理性,面临着各个层面的调整与转变。技术创新价值观的嬗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最终结果都将是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  相似文献   
27.
人文精神视野下的技术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文精神的视角考察技术创新的发展,认为传统技术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与时俱进,以人文精神为导向,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前提下,追求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关怀,必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创造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8.
目前,我国仍普遍存在着科技增量大量浪费和国有资产存量运营效益低下的现象。用科技增量激活国有资产存量,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资产存量运营效益,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9.
基于技术创新外部效应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探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探索和挖掘传统技术创新外部效应中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论证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必然性,为技术创新的发展提供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30.
经济学意义上产业内涵与外延的矛盾及其引发的现实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是产业,产业对于人意味着什么。从产业的本质出发,提出了"产业是以满足人类合理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自然物质产品、社会关系产品和人文精神产品的生产为内涵的社会组织的集合"的新见解,阐释了各部类产业的性质、目标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