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1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21.
冯铿创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铿的创作与他的人生一样 ,表现出鲜明的不断跟进的“动”的态势。从《友联期刊》的撰稿人到左联作家 ,她的写作始终追随着时代的脚步 ,记录着当时中国的历史风云 ,并且将自己的经历与个性、情感与冀求几乎是同步地不断融汇进自己的作品。关注妇女的命运 ,探索妇女解放的道路 ,是冯铿创作的一贯主题  相似文献   
22.
新时期中国电视剧在改革开放潮流的推涌中,依托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而迅速崛起。仅仅十几年,中国电视剧从一种简朴短小的电视单本剧发展为品类齐全、视景开阔,与社会时代紧密联系,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拥有大量观众的艺术样式。至1994年度已达到年产逾六千集的规模。如今,中国电视剧已从一棵幼嫩的艺术小苗长成为生机勃勃、枝叶繁茂、倍受关注的参天大树,其发展态势正方兴未艾。一、复苏与发展(1978—1983)中国电视剧是与中国电视事业一并诞生,在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直接影响与制约中发展的。在经历了最初隼路蓝缕的辛勤探…  相似文献   
23.
曹禺和姚一苇曾一度在隔绝状态下进行各自的戏剧创作,然而他们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和多方面的一致:姚一苇接受了曹禺的深刻影响;曹禺和姚一苇都是在易卜生的影响下走上剧坛;他们的作品有着相同的悲悯的戏剧情怀和相似的诗化的戏剧美学。  相似文献   
24.
新月派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曾经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活动是多方面的.然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新月派被简单地否定或者几同于新月诗派,至今,新月派的戏剧活动还没有引起现代文学研究者的注意.其实,新月派始终是诗、剧并重的,新月派在倡导格律诗的时候,也颇为热闹地鼓吹“国剧运动”,徐志摩在《晨报副镌》上开办了十一期《诗刊》后,紧接着又主持了十五期《剧刊》,新月书店既出版《志摩的诗》和《新月诗选》,也发行《国剧运  相似文献   
25.
郭沫若前期的文艺观,受到泛神论哲学思想和革命民主主义政治观的支配和影响,而通过前期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表现出来。一九二五年结集的《文艺论集》,是诗人直接阐述自己对文艺的见解,而他前期的诗集《女神》、《星空》等,又是诗人对自己文艺思想的实践。《春蚕》呢?则不仅是他文艺思想实践的产物,而且是在他众多的文学作品中,用诗的语言直接显示诗人前期文艺观的一篇重要诗作。(收入《女神》被删节)尽管这一篇不足以概括郭沫若前期文艺观的全部,但它确实是用郭沫若所特有的诗句,表达了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并且透露出郭沫若的泛神论在文艺观中的印痕。  相似文献   
26.
新时期初期的伤痕影片、反思影片最早冲破了人性、人情的禁区,高扬起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旗帜;八十年代初兴起的“中国电影新浪潮”引起了对电影美学的自觉追求和对电影语言潜力的着意开掘;八十年代中后期骤然高涨的娱乐片热显示了对电影娱乐性、商业性的重视。新时期电影的主流就在这迭涌的浪潮中经历了现实主义的回归──蜕变──再次回归的历程,在不断探索、更新、融汇的否定之否定中完成了全面的超越。  相似文献   
27.
中国短篇电视剧凝聚了我国电视剧艺术工作者从中国电视剧初创、恢复到发展、繁荣各个时期的辛勤探索和艺术实践。它是我国电视剧起步时的样式,从表现“凡人小事”到讴歌改革开放,有过独领荧屏风骚的骄傲和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当迅速崛起的电视连续剧充谥屏幕时,它又以自己不懈的坚持促使电视剧艺术工作者从电视剧的本质特征上冷静地辨析,在纪实性和风格化两个向度上确立自身的优势,呼唤它的艺术精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