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51.
徐安琪 《社会学》2009,(4):15-30
本文运用最新调查资料和经验研究资料对中国人对于终身婚姻的态度、夫妻关系质量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即使在经济社会速变、生活风险加大、个人主义价值观流行、离婚率持续攀高的当今社会,婚姻的神圣性、持久性仍为大多数国人所敬畏、所信奉;家庭依然是一个温馨的暖巢;终身婚姻依然是中国人的期盼,也是现实世界的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而并非是新世纪的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52.
我国目前实行的男方“晚育护理假”主要出于对少生晚育公民的一种奖励。而国际社会通行的“父亲假”或“育儿假”遵循的是儿童照顾、父亲责任和性别平等的理念。本文分析了前者的局限性,建议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设立“父亲照顾假”,并探讨了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的可行性和具体条文。  相似文献   
53.
自由离婚的立法理念及其婚姻法修改操作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现行婚姻法的司法解释和法学界所一致认同的“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应当从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夫妻关系的现状和有无和好的可能等方面综合分析”提出质疑,并指出只有“有无和好可能”才是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的唯一标准,确认“有无和好可能”的应是婚姻当事人尤其是原告方而并非为法官。本文还对婚姻法修改中的离婚法定理由及其防止随意离婚、保障无过失方和子女权益的立法操作化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4.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上海步人老龄化社会和独生子女进入婚育期,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步伐也日益提速,社会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日渐趋升。然而,一些家政服务员素质的低劣和非法中介的横行,使得不少亟待服务的家庭因缺乏安全感和辨别能力而不知如何选择家政中介机构,一些正规的家政服务机构则因非法中介的大量存在而举步维艰、叫苦不迭。此外,一些因从事家政服务遭遇意外伤害的事件发生,也使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被提到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55.
晚唐时期包括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哀帝等八个朝代,历时82年.在这82年的时间里,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党争迭起、边患丛生是终唐之世的四大祸患.贞元、元和年间革除弊政、力挽狂澜的精神此时已不复存在,文人们鉴于“甘露之变”的惨痛教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远祸避凶,成了普遍的心理状态.他们怀念盛世,慨叹现实,面对“式微”的社会而无所作为.某些有识之士虽欲有所作为,但因多寄身幕府,没有干预朝政的机会和条件.失望的心理、抑郁的情怀无以宣泄,只有从灯红酒绿的声色场中寻求解脱.这就是晚唐社会燕乐文化生活经末世而不衰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56.
单亲家庭成为人口社会学家的研究对象,在法国已有10多年了,而在某些盎格鲁撒克逊国家里则更早。从1981年起,“单亲家庭”这一专门术语出现在法国国家人口统计和经济研究所的反映人口普查结果或统计资料的栏目中,使之专供家庭问题研究之用。尝试性的栏目包括下列对家庭类型的描述:  相似文献   
57.
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研究--以上海为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通过对上海的多项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家庭结构仍存在人口与户口、理想与现实以及同住与同吃"三分离"的地域特征,但九成以上被访者期望"分而不远"的核心家庭,在理想模式难以实现时则转向在直系家庭内悄然进行"一家二主"、"有分有合"、"疏而不离"的"体制改革".而在西方一些国家日增的单身和单亲家庭在上海仍较少见.高科技的发展使子代以自己的优势获得对父母进行"文化反哺"的话语权,继而掀起亲子关系的深刻革命.亲属网络呈现双系化,并向女系倾斜的趋向.女性无论与父母,还是与儿女的关系满意度都明显高于男性,而婆媳、翁婿关系不如亲子关系也为我们的实证研究结果所支持.  相似文献   
58.
离婚风险的影响机制——一个综合解释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安琪 《社会学研究》2012,(2):109-125,244
国外主流文献以双方年龄、教育、宗教和种族等人口特征的相对差异来测量夫妻的异质性,本研究认为这难以反映两性异质的真正内涵,继而改用双方在观念、性格、旨趣、生活习惯、消费意向/习惯、子女教育和处理亲属关系等方面协调适应的同质性作为检验离婚风险的异质假说,同时将婚姻互动论、离婚成本分析、家庭压力论、文化规范论和替代选择假说的相关变量根据中国国情加以改进后纳入一个综合分析模型,以上海、兰州城乡4区域的概率抽样调查资料来检视离婚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该异质性指标更具解释力,异质假说的内涵得到了拓展,而且综合分析框架在排除其他因素影响后也验证了其他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59.
校园霸凌是一种发生在校园内或者其周边的霸凌行为,广义上是指行为人针对在校师生实施的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霸凌行为,对学校财物或师生财物实施的霸凌行为,和校园暴力不同的是,校园霸凌更强调时间和心理上的伤害.霸凌行为目前多指发生在中小学校园内及周边的,同龄人群体内发生的霸凌行为.学校社会工作通过专业的社工理论基础和切实可行的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在解决校园霸凌问题上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本文将在学校社会工作和政策法规的可行性措施的视角下,浅析解决校园霸凌的解决方式,为我国大陆的校园霸凌防治提供的思路.  相似文献   
60.
离婚是夫妇对双方冲突无法调适且又不愿勉强维持婚姻关系而采取的唯一彻底的解脱办法。近年来上海的离婚率有所上升,尤其是青年夫妇离婚比例增加较快,据本市某区的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