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学生就是爷"是一种异化的教育观,其背后是高校在师生关系问题处置方面的矫枉过正,而当下一些教育实践活动则在某种程度上,于无意之中推动了高校简单地将学生视作"群众"的风习,进一步助长了由知识商品化衍生的"学生就是爷"教育理念的合理化及其蔓延流播。基于对广东和浙江的案例考察,主要尝试以齐美尔关于货币文化的有关论述对此类现象加以诠释解读,并指出其可能的转变前景。  相似文献   
62.
个体性思想是理解尼布尔整个思想体系的一个关键所在。尼布尔明确地把个人道德与集体道德区分开,并强调个人道德高于群体道德,其背后的思想就是他的个体性思想。尼布尔的个体性思想是他为基督教的福音个人主义进行辩护的结果,这一辩护是在现代思想的深刻批评中进行的,也为他建构新教的社会伦理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3.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冷战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意义上的冷战思维是与冷战概念紧密相关的。冷战思维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曾经有过;当代冷战思维是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强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中,具有隐蔽性,不利于世界和平;当代冷战思维与民主和平论有密切的联系,消除冷战思维要进一步优化建构民主和平论。  相似文献   
64.
社区划分除了遵循“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原则和社区构成要素外,还应重点把握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65.
日本凭借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一个有影响的国家。作为曾经有过侵略历史和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的国家,其未来的对外政策走向,直接关系到亚洲乃至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分析日本国内外诸多因素,“非正当化、非正义化、非和平化”成为日本未来对外政策的总体走向。  相似文献   
66.
张孝敢 《社区》2002,(1):16-16
杭州市下城区潮鸣街道所巷社区是刚刚进行完社区规模调整后新建的社区。如何使社区居民生活中急于解决的小事、难事及棘手事不出社区就能得到及时解决,在市、区热线电话的启示下,我们萌发了推动社区求助电话的设想。  相似文献   
67.
张孝敢 《社区》2002,(3):15-15
自治是一种公众性的参与活动,必须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运作。民主选举。社区居委会与原居委会的选举制度有很大的不同。社区居委会选举,既要符合居委会组织法的基本原则,又要体现自身的特点:一是选民登记条件不同。居委会选举,选民登记以户籍地为准,社区居委会选举,选民登记以居住地为准,这样才能  相似文献   
68.
钮维敢  杨荣 《中国人文科学》2003,1(2):96-97,103
作者认为人类率先进入新社会形态的历史现象大多发生于旧社会形态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作为人类进步的模式之一,这是辩证唯物史观的历史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反映,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必然要求;它决定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运动。  相似文献   
69.
韩冬  殷有敢  高文金 《理论界》2006,(10):120-120
在现代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宽容已经成为教师德性的核心内容之一,成为现代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德人格品质。但教师宽容是有限度、有条件的。在公正的限度内,符合有理互利原则的教师宽容,是现代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70.
当代世界格局是在冷战两极格局瓦解的基础上衍化的;由于世界格局变迁和中国局势变化,毛泽东思想的“中间地带”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关于冷战两极时代的中间地带概念,既有自然属性,更具有浓重的社会属性,即作为国际角色,它代表着世界格局的一支力量,始终处于变动与分化状态;中间地带实际是中间(游移)力量,是世界格局变化的重要参照指标。毛泽东思想关于“中间地带”理论的启示:中间地带不是固定不变的;冷战结束后,中间地带的变化,助推着当今世界格局基本上呈现出新的衍化态势,即处于两种趋势的三支力量角逐中(单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要求单极化的力量和要求多极化的力量及这两支力量的交集间还存在一个中间游移力量);单极化力量经常要利用中间游移力量的变动不居特性,影响世界格局运行;中间游移力量的站位状况,影响单极行为体凝聚力的消长,关联着单极化力量的总体竞争力大小,也相应地影响到多极化力量的增减。中间地带,作为游移力量,其外交特点是由自身历史与相关条件决定的,目标是为了保障本国安全,获取本国最大化的外交收益,谋求在世界格局中的话语权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