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8篇
丛书文集   42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或房地产销售萎缩已经有一年了。尽管这一年多来,在房地产开发商的游说下,政府出台一系列房地产救市政策,他们希望用这些政策来激励市场重新走好。可以说,近半年来,为了重新激发出房地产市场需求,政府的房地产政策无所不用其极,能够想到的、认为对房地产需求释放有利的政策,政府就一一出台了。比如说,信贷  相似文献   
52.
论金融市场基础性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引进了不少成熟金融市场的各种制度。但是这些被他国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制度,在我国引进之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论文试图从制度的基础层面来解释这种现象。我们认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基础性制度缺失,是现有金融体制不能自我生发出适合我国金融市场制度的原因。金融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包括了三个方面内涵,即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有效的定价机制和投资者利益保护与补偿机制等。在金融制度建立过程中,缺乏有效利益博弈机制,从而使得在制度确立过程中政府职能错位和利益集团操纵,这些都金融基础性制度缺失的根源。  相似文献   
53.
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了全球,我们不禁要问,在美国国家的法律制度如此完善、金融监管如此严密、金融市场如此成熟、发展了一二百年的金融市场,为什么会被仅为2000亿~3000亿美元次级贷款所击溃?为什么美国次贷危机会短时间内蔓延至全世界并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如此严重的冲击?还有,在华尔街一大批金融机构倒塌后,美国次贷危机风险还有多大?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与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4.
法律经济学及其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现代法律经济学以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来分析法律中的经济问题,从而预见法律规则的效果及发展趋势;决定何种法律规则在经济上是有效的,以便建议应该采取什么法律规则,促使人们的行为朝着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方向发展。法律经济学的创新主要表现为,把交易成本理论引入到法律问题的分析,从而开启了人们研究法律问题的新天地;把市场理论纳入法律问题的研究,从而使法律问题的分析更易操作及更为客观;新的概念与方法的引入,促使了整个学科概念体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55.
正如科斯所言 ,传统的经济理论是“黑板经济” ,它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经济现象不是无法合理的解释 ,就是置之不理 (科斯 ,1 994 )。例如 ,企业为什么存在 ?或者更准确地说企业为什么是那种结构形式 ?企业的规模有多大 ,它的边界在哪里 ?为什么有经纪人和金融中间机构的存在 ?除企业之外 ,为什么还有许多其他的组织形式与制度安排 ,从最简单的日常用品采购到关于就业、保险、产品定货通知、特许证、企业合约等等 ?在具体的情况下人们是如何作出自己合约选择 ,为什么某些合约形式比其他合约形式更为常见 ?在既定的制度安排中 ,权利规则又如何…  相似文献   
56.
1导言在新古典交易模型中,整个交易都是在完全竞争中完成,不存在外在性,也不需要交易费用,市场交易的信息完全可以归结在市场的价格参数上。因此,在这样的模型中,所有的合约都是价格与数量的交易,这种交易能够有秩序、不混乱、没有干扰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和完成。也就是说,任何新古典模型中的合约都是完全的,每一份合约都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均衡点,它们都能够严格地履行和实施。但是,这种完全合约与现实的经济生活相去甚远。因为,新古典模型中的完全合约建立在人的完全理性、获得信息的完全性与对称性以及交易成本为零的假设基础上…  相似文献   
57.
居民居住权的天赋性、土地的公有性以及党的宗旨的人民性决定了我国住房的基本性质与功能,就是旨在满足居民基本居住条件的消费品,其成果及溢价应由全体居民来分享,而不应被少数人所占有。而当前我国住房市场的根本问题在于,房地产政策背离了这个宗旨,使住房成为少数人赚钱的工具。因此,必须运用以经济杠杆为主导的政策工具,如住房信贷政策、税收政策等,减少政府行政权力对住房市场的干预,弱化住房的赚钱效应或投资功能。这样才能够使住房转型为消费品,使住房价格合理回归,从而促进住房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保证中低收入民众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并且使住房市场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之动力。  相似文献   
58.
"房住不炒"对楼市的重新定位是房地产政策一次重大转折。它不仅将开启房地产市场的新时代,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房住不炒"的主要内涵包括:住房居住功能是本源,是第一位,这是住房市场的根本所在;其消费性或居住功能是一个广泛的系谱,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与途径获得;住房投资功能是居住功能或消费性派生的,是第二性的。如果住房投资过度必然会导致金融危机。由此,可引申出三个住房市场的重大理论问题。一是居住权的天赋性;二是居住功能是多层次的;三是绝对遏制房地产市场炒作,去除其赚钱功能,则是保证中国不爆发系统风险关键所在。所以,当前房地产市场改革最为重要的就是把"房住不炒"原则用制度固定下来,用信贷和税收政策对住房投资与住房消费在事前、事中及事后严格界定,并严格限制住房投机炒作,这是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改革的关键及起点。  相似文献   
59.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保证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必由之路。重新确立新的基准利率体系成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最为重要的内容。当前中国基准利率的形成方式需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国金融问题的根本是价格形成机制扭曲。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次重大改革,其思路、方式、政策有必要作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60.
央行终于找到了中国地产市场的病根 央行研究报告中一个小小的建议,为什么会引起房地产市场如此紧张与哗然?为什么会让房地产开发商处于一片恐惧之中?特别是,有人说这个建议一旦实施,则会给中国房地产市场带来一场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