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1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16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71.
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 ,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生态社会主义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 ,从人类生存状态面临严重危机这一事实出发 ,联系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理论 ,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 ,批判当代资本主义 ,重新思考社会主义存在的价值 ,提出了一些独特的理论 ,成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思潮和流派。  相似文献   
272.
当前,我国居民家庭存在风险金融市场有限参与的问题,这也是造成我国直接融资占比较低的客观原因。然而,学术界少有文献从户主经历角度分析其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基于此,利用CHFS2017年数据,研究了户主的外地生活经历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户主有外地生活经历、户主外地生活经历时长增加均显著提升了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和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占比。影响机制方面,户主外地生活经历会通过拓宽户主获取经济金融相关信息的渠道、增强家庭的社会互动进而提升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异质性分析显示,上述促进作用仅在户主有社会医疗保险、不存在借贷约束的家庭中显著。因此,要积极完善就业政策和人才引进政策,建立健全外来人员的权益保障机制,加快普及社会医疗保险;同时,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引导居民家庭合理利用信贷工具优化资产配置。  相似文献   
273.
基于复杂网络方法,构建碳市场与上市金融机构间的动态联动网络和信息溢出网络,对比分析碳市场成立前后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的静态特征与动态演化规律,通过考察不同类型外生事件冲击前后金融系统风险传染程度与方向的变化,探究外部因素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碳市场的成立有助于降低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传染程度,且其与银行部门的关联密度最高。政府政策、极端气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局部军事冲突等外生冲击会显著增加金融系统的风险传染程度。信息溢出关系的结果表明,风险主要由证券、银行和保险等金融部门向碳市场溢出。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机制,对监管层加强“双碳”目标背景下的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4.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重大传染病患者涉罪案件判罚通常会引发争议。通过对重大传染病患者涉罪案件判罚的判罚罪名、行为类型、刑期认定、案件周期、是否上诉等进行实证考察,发现重大传染病患者涉罪案件判罚隐含了以下伦理问题:一是刑事罪名框定不适当扩张,凸显国家权力干预与个体权利保护之间的冲突;二是有期徒刑广泛严格适用,凸显公共健康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冲突;三是刑事处罚的污名化效应,凸显社会利益与个人负担之间的冲突。公共健康伦理契合重大传染病患者涉罪案件判罚所隐含的伦理性,可以为重大传染病患者涉罪案件判罚提供价值指引和设定伦理规范。在公共健康伦理视阈下,重大传染病患者涉罪案件判罚应当以社会正义作为底线价值,同时充分考虑可允许性、相称性和必要性等正当性条件,在公共健康与个人自由之间取得适当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